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境內如發現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要加強流調
1月1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發佈《關於做好2025年春節前後新冠病毒感染等重點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國家疾控局介紹,2025年春節前後人員流動將大幅上升,羣衆跨境、跨區域流動和聚餐、聚會等聚集性活動增加,可能進一步加大疫情傳播擴散風險和部分傳染病境外輸入風險。
建議公衆出行前可以提前瞭解目的地傳染病流行情況,合理安排行程,做好出發前、旅途中及到達目的地後的防護準備。
預計多種呼吸道傳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趨勢還將持續
通知提到,當前我國正處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流行季,但總體流行強度低於上一個冬春流行季水平。
流感已進入流行高峰期,短時間內可能仍將處於較高流行水平;新冠病毒、肺炎支原體、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體所致疾病處於低流行水平,但在不同地區和特定人羣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預計多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趨勢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諾如病毒感染仍處於流行季,中小學校、托幼機構、餐飲場所等聚集性疫情時有發生。
春節假期人員跨境、跨區域流動和聚集性活動將明顯增加,可能進一步加大疫情傳播擴散風險和猴痘、登革熱、瘧疾等傳染病境外輸入風險。
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預警並做好應對準備
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發揮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的聯防聯控機制優勢,進一步建立健全部門會商和協作機制,加強信息互通共享。
境內發現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時,要加強流行病學調查,摸清感染來源,加強密切接觸者追蹤、排查和管理,嚴防疫情傳播擴散。
要依據檢疫傳染病和監測傳染病目錄要求,按照“一國一策、一病一策、一口岸一策”原則,嚴格落實入境人員體溫監測、醫學巡查、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檢查等衛生檢疫措施,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抽檢,對檢疫發現的異常人員在口岸依法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引導有發熱、咳嗽、腹瀉、皮疹等症狀的入境人員依法主動進行健康申報。
各地要密切關注全球疫情態勢,加強對新冠、猴痘等病毒變異的監測與信息收集,緊盯境內外新變異株傳播途徑、傳播力、致病力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動態開展風險評估和分析研判,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預警並做好應對準備。
文旅場所密閉空間避免大規模人員聚集
通知提到,各地交通運輸場站要落實傳染病防控相關要求,做好客運場站、服務區、交通運輸工具的清潔消毒、通風換氣等工作,配備必要的防疫物資;引導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和旅客做好個人防護,科學佩戴口罩,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文化和旅遊場所場館要及時動態疏導客流,避免空間密閉場所大規模人員聚集;做好室內旅遊場所場館的清潔消毒和通風換氣等工作。
各地要根據本地冬春季傳染病流行形勢提前制定完善應急預案,結合實際加強兒科、呼吸科、發熱門診、急診急救等救治力量和資源準備。要加強醫療救治資源區域和院間統籌,優化服務流程,發熱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
記者/戴軒
編輯/張樹婧
校對/楊許麗
運營編輯/劉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