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苟坪:倡議企業要聯合各界力量,共同加強基礎研究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張曉翀)3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苟坪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企業發現與發明論壇”上表示,對於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企業要聯合各界力量,共同加強基礎研究,推進範式轉型和深化國際合作,解決重大科學問題。
苟坪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作爲頭號工程,推動中央企業加大高強度投入。中央企業擁有研發人員近140萬人,建有國家級研發平臺400多個,2024年研發投入強度達2.79%,連續三年突破萬億元,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佔研發投入比重達到8.8%。與此同時,中央企業開展高水平協同,牽頭成立國家級產業聯盟,組建中央企業創新聯合體,帶動各類企業和高校研究機構合力攻關1000餘個項目,建設海外研發機構,積極加入國際科技組織,產出高質量成果。
苟坪指出,科技創新正在引發鏈式變革,企業作爲科技創新主體要更加重視原始創新,更爲有效深化產學研協同,聯合各界力量解決重大科學問題。他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共同加強基礎研究。基礎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創新的枝葉才能繁茂。要堅定創新自信,堅持長期主義,發揮貼近產業、熟悉行業優勢,聯合全球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從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實踐中凝鍊科技需求,科學出題、協同答題、理性閱卷,加強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讓更多成果誕生於實驗室,加快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轉化爲現實生產力。
二是共同推進範式轉型。伴隨着數據爆炸性增長,人工智能的興起,科研範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要緊跟前沿動向,抓住發展機遇,讓AI for Science成爲解決科學問題的新鑰匙。積極擁抱科學智能和機器猜想,大幅縮短研發週期,降低研發成本,提升研發成功率,挖掘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潛力,以範式質變推動研發效能的質變。
三是共同深化國際合作。大科技時代最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小院高牆”擋不住創新思維。要秉承科學根源於交流,積極研究造福人類的理念,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堅定推進學術交流、人才交往,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提升合作層次和水平,推動基礎研究成果惠及地球一家人。
編輯 徐倩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