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 《國務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
(原標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 《國務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25年5月4日
(本文有刪減)
國務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國務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深化立法領域改革,加強政府立法審查,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完善以憲法爲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好法治的引導、推動、規範和保障作用,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舉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立法工作必須緊緊圍繞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來謀劃、展開和推進,通過深化立法領域改革,以高質量立法保障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新徵程上,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統一,着力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的關係。對於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新制定的法律法規,及時制定。對於立法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探索積累經驗的事項,依法及時作出授權決定或者改革決定。對於不適應改革發展要求的現行法律法規規定,及時進行修改完善或者依法予以廢止。對於相關改革決策已經明確、需要多部法律法規作出相應修改的事項,可以採取“打包”修法方式一併處理。對於需要分步推進的制度創新舉措,要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改革決定,及時部署和推進相關立法修法工作。
二、突出立法重點,以高質量立法服務保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提出的改革舉措,深入分析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立法需求,堅持突出重點、急用先行、統籌兼顧,科學合理安排立法項目,以高質量立法保障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國家發展規劃法草案、招標投標法修訂草案、註冊會計師法修正草案、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修訂草案、金融法草案、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法草案。制定重要軍工設施保護條例、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國務院關於規範中介機構爲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提供服務的規定、農村公路條例,修訂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電信法草案、消費稅法草案、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商業銀行法修訂草案、保險法修訂草案、計量法修訂草案、電力法修訂草案、交通運輸法草案、鐵路法修訂草案、公路法修訂草案、律師法修訂草案。預備制定機動車生產准入管理條例、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增值稅法實施條例、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公司債券管理條例、預付式消費監督管理條例,預備修訂審計法實施條例、外匯管理條例、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道路運輸條例。
在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方面,制定政務數據共享條例,修訂行政複議法實施條例、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人民警察法修訂草案、信訪法草案、機關事務管理法草案。預備制定行政執法監督條例、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管理監督條例、司法所條例,預備修訂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章制定程序條例。
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方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商標法修訂草案。制定全民閱讀促進條例,修訂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教師法修訂草案、廣播電視法草案、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修訂草案、文化產業促進法草案、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法草案。預備制定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歷史街區與古老建築保護條例、傳統村落保護條例,預備修訂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推進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立法工作。
在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方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草案、社會救助法草案、醫療保障法草案。制定生物醫學新技術臨牀研究和臨牀轉化應用管理條例、住房租賃條例,修訂婚姻登記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辦法、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殯葬管理條例、城市供水條例。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獻血法修訂草案、不動產登記法草案。預備制定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條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條例,預備修訂全民健身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
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水法修訂草案。制定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密雲水庫保護條例、生態環境監測條例,修訂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辦法、自然保護區條例、快遞暫行條例。預備制定礦產資源法實施條例、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條例,預備修訂風景名勝區條例。
在健全國家安全法治體系、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方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監獄法修訂草案、國家消防救援人員法草案。制定森林草原防滅火條例。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防震減災法修訂草案、防洪法修訂草案。預備制定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條例、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管理條例、衛星導航條例、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條例、糧食儲備安全管理條例,預備修訂反間諜法實施細則、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軍用飲食供應站供水站管理辦法、氣象災害防禦條例。
在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完善涉外法律法規體系方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對外貿易法修訂草案。制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國務院關於涉外知識產權糾紛處理的規定、商事調解條例,修訂對外使用國徽圖案的辦法。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出境入境管理法修訂草案、海關法修訂草案。預備修訂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國際海運條例。推進對外投資立法。爲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開展有關國際條約審覈工作。
同時,對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維護國家安全、加強涉外法治急需的立法項目,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立法項目,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立法項目,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抓緊辦理,儘快完成起草和審查任務。對於其他正在研究但未列入立法工作計劃的立法項目,由有關部門繼續研究論證。
三、深化立法領域改革,不斷提升立法質效
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深化立法領域改革正確政治方向,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重大決策部署得到全面貫徹、有效實施。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立法工作中的重大決策、重大事項、重要情況,及時主動按程序向黨中央請示報告。
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堅持科學立法,尊重和體現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增強法律法規制度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及時性。堅持民主立法,加強政府立法聯繫點建設,健全吸納民意、彙集民智工作機制。堅持依法立法,嚴格遵守法定權限和程序,防止越權立法。統籌立改廢釋,加快清理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不符合上位法規定的法規規章。貫徹實施《法規規章備案審查條例》,重點審查地方和部門立法與上位法不一致、影響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損害營商環境等問題,優質高效做好備案審查工作。
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相關領域改革部署中明確提出的重要立法修法任務,從法律法規制度上推動落實新的改革舉措和任務要求。圍繞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維護國家安全所急的法律法規制度,加快涉及重大體制調整、重大制度改革和有關方面反映問題突出的法律法規制定修改,補齊法律法規制度短板弱項。
加強立法風險防範和立法全過程宣傳解讀。增強系統觀念、底線思維、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強對立法涉及重大問題、重大利益調整的研究論證,在立法說明中將論證情況、主要考慮和矛盾焦點問題等說清楚說透徹,廣泛凝聚共識。對立法時機和各環節工作進行綜合考慮和評估論證,把風險評估貫穿立法全過程。堅持立法和普法相結合,通過政策吹風會、新聞發佈會等多種途徑和方式介紹立法背景、重要意義、主要內容等,及時解疑釋惑、迴應社會關切。
持續提升地方政府立法工作水平。有立法權的地方政府要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牢牢把握地方立法實施性、補充性、探索性的功能定位,努力提高立法的針對性、精準度、實效性。鼓勵地方因地制宜開展區域協同立法和“小快靈”、“小切口”立法。持續推進地方政府立法工作隊伍建設,統籌推進全國地方政府立法工作人員輪訓,增進地方立法經驗共享。
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高質高效完成各項立法任務
國務院各部門要深刻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高度重視立法工作,嚴格貫徹執行立法工作計劃,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推進任務落實,推動立法工作加速、提質、增效。
起草部門要提高工作質量,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及時上報送審稿等材料,爲審查、審議等工作預留合理時間。送審稿涉及其他部門職責的,應當與有關部門充分協商;涉及部門職責分工、行政許可、財政支持、稅收優惠政策等的,應當徵得機構編制、審改、財政、稅務等相關部門同意。報送送審稿前,起草部門應當加強與司法部的溝通,說明徵求各方意見、協調重大分歧、落實改革方案等情況。
司法部要加大統籌組織協調力度,全面推進立法工作計劃落實,對於黨中央高度重視、時間要求緊迫的重大立法項目,必要時統籌力量、組織起草、加快推進。要進一步強化政府立法審查職能,提升立法審查質效,發現送審稿存在《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規定退件情形的,司法部可以按照規定退回起草部門重新研究。對立法中的重大分歧,要在充分調研論證基礎上,加大協調力度、提高協調層級,妥善處理分歧,避免久拖不決。
附件:《國務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明確的立法項目及負責起草的單位
附 件
《國務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明確的
立法項目及負責起草的單位
一、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案(16件)
1.國家發展規劃法草案(國家發展改革委起草)
2.對外貿易法修訂草案(商務部起草)
3.監獄法修訂草案(司法部起草)
4.醫療保障法草案(國家醫保局起草)
5.社會救助法草案(民政部、財政部起草)
6.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法草案(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起草)
7.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市場監管總局起草)
8.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修訂草案(金融監管總局起草)
9.招標投標法修訂草案(國家發展改革委起草)
10.註冊會計師法修正草案(財政部起草)
11.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草案(公安部起草)
12.商標法修訂草案(國家知識產權局起草)
13.水法修訂草案(水利部起草)
14.國家消防救援人員法草案(應急管理部、國家消防救援局起草)
15.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中國人民銀行起草)
16.金融法草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起草)
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電信法草案、消費稅法草案、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商業銀行法修訂草案、保險法修訂草案、計量法修訂草案、電力法修訂草案、交通運輸法草案、鐵路法修訂草案、公路法修訂草案、律師法修訂草案、人民警察法修訂草案、信訪法草案、機關事務管理法草案、教師法修訂草案、廣播電視法草案、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修訂草案、文化產業促進法草案、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法草案、獻血法修訂草案、不動產登記法草案、防震減災法修訂草案、防洪法修訂草案、出境入境管理法修訂草案、海關法修訂草案。
二、擬製定、修改的行政法規(30件)
1.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修訂)(工業和信息化部起草)
2.國務院關於規範中介機構爲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提供服務的規定(司法部、財政部、中國證監會起草)
3.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林草局起草)
4.住房租賃條例(住房城鄉建設部起草)
5.快遞暫行條例(修訂)(司法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起草)
6.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司法部起草)
7.國務院關於涉外知識產權糾紛處理的規定(司法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務部起草)
8.重要軍工設施保護條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工局、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起草)
9.婚姻登記條例(修訂)(民政部起草)
10.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辦法(修訂)(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起草)
11.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修訂)(農業農村部起草)
12.對外使用國徽圖案的辦法(修訂)(外交部起草)
13.政務數據共享條例(國務院辦公廳組織起草)
14.農村公路條例(交通運輸部起草)
15.密雲水庫保護條例(自然資源部起草)
16.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辦法(修訂)(水利部起草)
17.商事調解條例(司法部起草)
18.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修訂)(司法部起草)
19.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稅務總局起草)
20.生物醫學新技術臨牀研究和臨牀轉化應用管理條例(國家衛生健康委起草)
21.行政複議法實施條例(修訂)(司法部起草)
22.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生態環境部起草)
23.自然保護區條例(修訂)(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起草)
24.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修訂)(中國證監會起草)
25.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國家新聞出版署起草)
26.殯葬管理條例(修訂)(民政部起草)
27.城市供水條例(修訂)(住房城鄉建設部起草)
28.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起草)
29.基金會管理條例(修訂)(民政部起草)
30.森林草原防滅火條例(應急管理部、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起草)
預備制定機動車生產准入管理條例、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增值稅法實施條例、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公司債券管理條例、預付式消費監督管理條例、行政執法監督條例、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管理監督條例、司法所條例、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歷史街區與古老建築保護條例、傳統村落保護條例、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條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條例、礦產資源法實施條例、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條例、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條例、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管理條例、衛星導航條例、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條例、糧食儲備安全管理條例。
預備修訂審計法實施條例、外匯管理條例、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道路運輸條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章制定程序條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全民健身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風景名勝區條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軍用飲食供應站供水站管理辦法、氣象災害防禦條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國際海運條例。
三、擬完成的其他立法項目
1.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維護國家安全、加強涉外法治急需的立法項目
2.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立法項目
3.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立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