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湖北電力工會:高溫保供一線 關懷直抵心坎

張翀

入夏以來,湖北持續高溫天氣炙烤荊楚大地,電網保供迎來“烤”驗。面對高溫下堅守的一線電力職工,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工會全面啓動“送清涼、送關愛”慰問行動,以精準物資配送、健康義診、移動驛站、心理疏導等多維舉措,將關懷從“紙面”落到“地面”,爲保電一線築牢“清涼防線”。

精準配送:把清涼“量身”送到作業點

“外帶桶能裝30升涼茶,搶修到哪兒都能喝上清熱的!”7月中旬的一個正午,咸寧市咸安區大幕供電所搶修班班長李師傅拎着剛裝滿涼茶的外帶桶,笑着登上搶修車。這是咸安區供電公司爲外勤班組“量身定製”的解暑裝備——40升電煮茶桶方便班組集中煮制涼茶,30升外帶桶適配戶外作業,再配上魚腥草、金銀花等天然食材配製的涼茶包,讓高溫下的搶修多了份“隨身清涼”。

在咸寧高新區,冷鏈配送車正沿着施工線路穿梭。依託安管系統定位功能,工會調度專班實時掌握20餘個施工點動態,冷藏箱裡的冰鎮西瓜、降溫飲品隨到隨送。“以前高溫天送西瓜,到現場就成‘暖瓜’了,現在冰爽直達,心裡也亮堂!”現場施工負責人說。

這樣的精準關懷已覆蓋全省電力一線。針對重點工程、電網建設、供電服務等不同崗位,各級工會逐一制定方案:給戶外巡檢班組配大容量水壺,爲帶電作業人員備防暑藥品,向變電站值守人員送降溫電器。同步跟進的還有“高溫作業規範”檢查——要求避開正午高溫時段、實行“做兩頭歇中間”彈性工時,讓“安全”與“清涼”同頻抵達。

健康護航:從義診臺到作業面的守護

7月10日清晨6點,宜昌220千伏車伍線遷改現場的“清涼驛站”前已排起長隊。國網宜昌供電公司工會請來的醫療團隊正忙着擺放血壓儀、骨密度檢測儀,中醫專家的診脈桌前,剛完成不停電作業的蔡子謙正接受問診。

“頸椎有點僵硬,平時要注意每小時活動5分鐘。”中醫專家一邊記錄,一邊給出調理建議。不遠處,急救醫生正演示中暑急救:“按壓人中穴要快而穩,解開衣領保持通風……”這場結合電力行業特點的義診,不僅提供基礎體檢,更聚焦頸椎腰椎檢查、職業病預防等“行業痛點”。當天,76名職工完成體檢,112條健康諮詢得到解答,每個人手裡都多了份裝着藿香正氣液、電解質飲料的“清涼禮包”。

這樣的“健康速遞”已在湖北多地鋪開。從武漢變電站到十堰輸電線路巡檢點,醫療團隊跟着作業點“移動”,把體檢臺、諮詢崗設在鐵塔下、工棚旁,讓職工“幹活不耽誤,健康不缺位”。

驛站就位:把“家的溫度”搬進工地

“剛爬完電杆,進來吹5分鐘空調,渾身都舒坦!”在鄂州220千伏變電站新建項目現場,職工王強走進“工友驛站”,拿起直飲機裡的涼水一飲而盡。這個由集裝箱改建的18平方米空間,空調、冰箱、應急藥箱、圖書角一應俱全,成了離作業點最近的“補給站”。

在襄陽觀音閣220千伏變電站項目部,裝配式集裝箱組成的“生活綜合體”更顯貼心:小食堂裡有冰鎮綠豆湯,小公寓能洗熱水澡,小書屋裡放着專業書籍和小說。“以前在野外施工,喝水靠自帶、休息蹲樹蔭,現在能隨時回‘家’歇腳,幹活更有勁兒。”職工們說。

截至目前,湖北電力已在全省重點工程現場投用“工友驛站”87個,解決了戶外職工“喝水難、休息難、充電難”等實際問題。而在城市裡,24小時開放的“愛心驛站”還向環衛工人、外賣員等戶外勞動者開放,冰箱裡的礦泉水、熬好的綠豆湯,成了高溫天裡的“共享清涼”。

身心同護:讓關懷直抵“心坎裡”

“視頻裡看到孩子拿了獎狀,比喝十瓶冰飲還解渴!”在省外參與幫扶的職工張磊,最近收到了工會寄來的“暖心包裹”——除了防暑物資,還有妻子手寫的家書和孩子的繪畫。針對260名駐外職工,工會推出“五個一”套餐:線上座談會、慰問信、家書、禮包、家屬走訪,用牽掛化解思鄉之情。

高溫下的心理關愛不止於此。在荊州供電公司,心理諮詢師跟着“送清涼”隊伍進班組,通過“聊天式疏導”緩解職工壓力;在黃石,“文化輕騎兵”帶着書籍和文藝表演到工地,讓職工在休息時能看場演出、讀本書。

從物資配送的“精準滴灌”到健康守護的“貼身服務”,從驛站建設的“暖心保障”到心理關愛“潤物無聲”,國網湖北電力工會的系列舉措,正讓高溫保供一線的每一份堅守都被看見、被呵護。隨着“清涼行動”持續推進,這份關懷將繼續跟着作業點延伸,爲電網安全運行和職工健康築牢防線。(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張翀 通訊員肖琛 於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