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閱讀報告…心理哲學、投資理財類最多人借「這本書連五年冠軍」

國家圖書館今天發佈「113年臺灣閱讀風貌發佈會」。圖/國家圖書館提供

國家圖書館今天發佈「113年臺灣閱讀風貌發佈會」,根據報告顯示,去年全國各縣市公共圖書館全年進館總人次、借閱總人次、借閱總冊數、網站資源使用次數等閱讀力的表現皆較112年成長。其中,電子書借閱表現亮眼,借閱成長率高達99.8%,全民累計共借閱超過1980萬冊電子書。國人最愛的仍是心理哲學與投資理財圖書。

年度最受讀者喜愛的書籍排行榜,勾勒出現代人繁忙生活中尋求的精神地圖,其中心理哲學類書籍由去年的3冊大幅躍升至7冊,與理財類圖書不分軒輊。

冠軍《原子習慣》連5年穩坐。亞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讓心理治療知識變得平易近人、季軍《被討厭的勇氣》解決社羣媒體時代失去自我的焦慮。排行第5名及哲學類榜單第4名的《逆思維》提出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固守舊有觀念可能導致錯誤決策。

心理溝通及自我探索的作品大量也入榜,如《我們爲什麼要讀書?》、《蔡康永的情商課》、《我想跟你好好說話》、《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等。溫暖動人的文學作品還有《不便利的便利店》亦爲語言文學類排行第1名。殯葬業網紅「大師兄」的系列作品《火來了,快跑》、《你好,我是接體員》、《比句點更悲傷》連2年佔據榜單3席,代表讀者對於生命議題更加關注,觸動讀者內心並引導反思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投資理財類書籍維持7冊入榜的穩固成績,連2年入榜的《股息Cover我每一天》,還有《致富心態》、《持續買進》、《我45歲學存股,股利年領200萬》、《全息人生》、《給存股新手的財富翻滾筆記》、《跟着柴鼠學 FQ, 做自己的提款機》等,爲讀者提供穩健的規畫投資指南及退休生活奠定基礎。

國圖說,綜觀去年讀者最愛圖書榜單,臺灣讀者熱切關注個人成長與社會洞察,展現在快速變遷時代中對生存智慧與適應方法的渴求,這些書籍不僅提供建立良好習慣的方法,也涵蓋個人財務管理與生命本質的深刻探討。在急遽變化的時代下,閱讀,依然是探索世界與自我的重要途徑,並在數位洪流中扮演不可或缺的精神綠洲。

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表示,臺灣公共圖書館近年來的成長與蛻變全民有目共睹,許多縣市的新總館建設及閱讀空間環境改造陸續啓動,爲臺灣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新能量。

她說,這些突破也透過網路及數位媒材將觸角延伸至更廣領域,以滿足民衆日益個人化的需求。未來國家圖書館將持續與各級圖書館攜手合作,引領全國公共圖書館朝向更具前瞻性的發展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