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2024年永續投融資3757億年成長13% 國壽包辦2200億
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上午舉行,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前左五)、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前右五)、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前右三)等人出席。記者曾吉鬆/攝影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今日指出,國泰金集團去年的永續投融資高達3757億,成長13%;對此國壽總經理劉上旗指出,國壽這裡的永續投資有2200多億,其中風電產業投資目前一個投資就200、300億,所佔比重很高,亦快速提升低碳投資的比重,整體來看,目前在股票、債券、不動產的低碳投資各佔2200億的三分之一。
劉上旗指出,對投資標的會要求其營收的碳排佔比降低,包括對海外不動產也是如此。國泰人壽在2014年8月斥資150多億買進英國倫敦的Woolgate Exchange商辦大樓,劉上旗指出,該大樓在前2年已特別暫不出租,而是專門作和節能淨零設施相關的整修,現在即將再重新招租,他並透露,英國交易所已對承租此大樓表達興趣,這也將使國壽在2025年低碳投資不動產可到達三分之一。
對於國泰人壽的綠房東hub計劃,劉上旗指出,國泰的HUB大樓第一棟在松江大樓,第二家會在豐原大樓,高雄中正大樓也會成爲第三個hub大樓,雖然價格會比其他商辦貴,但仍很搶手,並以外商公司承租戶爲主。
劉上旗說明hub的特色,主要集中在綠色、科技和人性化等三面向,包括承租戶可獲代購綠電,以及承租企業的員工對於整個大樓的碳排和溫度等數據都可掌握;劉上旗也觀察,承租的企業不只在臺北,在臺灣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據點,但不見得需要長租,對這類需求,國泰也會給予短期的租借,以分享辦公室概念來進行,也有停車位的轉投資來租借給客戶,因此,結合這三面向,就會形成智慧服務辦公大樓,他說,未來大樓不見得全部都租給企業辦公,也會提出空間讓便利商店進駐,還可以提供溫室來種有機蔬菜,承租戶還可以帶走,不夠隨時可以補充,企業員工也可透過HUB的App來解整個大樓的智慧節能及活動概況。
國泰世華銀行發言人胡醒賢指出,國泰世華在2024年已提前達到2025年的碳減量目標,希望2030年達到減碳42%的目標,已經有2家分行作到碳中和。對於2025重點目標,胡醒賢也指出,他也把增加碳排放發電的融資往下降;對於國泰世華銀開銀行之先推出氣候連結的薪轉優惠,他指出,包括了手續費優惠、貸款利率的優惠等等都會提供,以促進更多客戶投入淨零的誘因。胡醒賢也對海外分行的淨零減碳融資成果指出,包括香港分行,綠色金融貸款服務已佔比3成,2024年亦有減碳KPI的永續連結貸款,另外,馬尼拉分行也作太陽能光電等綠色融資,在國內,去年和CDP合作邀客戶來填問卷解決碳的問題;對於能獲得銀行支持永續貸款的客戶,胡醒賢指出,永續經營和經濟價值並非矛盾的,在香港,資源價格越來越高,例如像水資源回收,反而能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則對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在淨零減碳投資的成果及目前規模指出,該檔ETF目前持續爲全臺最多人投資的ETF,有超過170萬受益人,目前國內的ESG基金,共有53檔,規模在8500億左右,00878佔比就超過一半;張雍川也表示,00878的碳密度,只有106噸/百萬美元,比起大盤平均值180噸/百萬美元,大約僅爲大盤的6成,可見所選投資標的具有低碳概念。他進而指出,國泰投信的共同基金總規模1.36兆,年成長57%,但總碳排量卻下降5%。碳密度的平均降幅更高達3成,高碳排公司投資減少的幅度亦由此可見。
對於太陽能光電的保險,國泰產險總經理陳萬祥表示,主要針對颱風路徑的研究、掌握來協助客戶降低損失率,對於損害防阻,主要聚焦在臺風、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國泰證券總經理周冠成指出,證券的綠電比率已到60.57%,已議合6家發行公司,包括八方雲集、可成等等,來建立ESG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