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海通證券:建議重新逐步增加對中國市場的配置
【宏觀樑中華】在2018年之後,全球經濟體系、貨幣體系都在發生深度、快速的重構,而這種重構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從深度綁定到逐步解綁,勢必會帶來全球經濟體系、貨幣體系的大重構,對全球經濟增長、產業鏈佈局、大類資產走勢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在過去幾年已經在加速體現。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全球經濟的分化、各國之間信任度變化帶來趨勢性的居民和官方配置黃金的需求,成爲黃金價格上漲的重要推動力量。
【策略方奕】4月7日,在美國“對等關稅”的衝擊之下,上證指數下跌7.34%至3096點,創業板指下跌12.50%至1807點,幅度歷史罕見。在史詩級波動後,我們認爲,中國股市正在進入擊球區,建議重新逐步增加對中國市場的配置:市場劇烈波動背後,隱含的是股市已在實質性的計價和推演潛在的尾部風險,即在“對等關稅”後美國仍可能動用338條款或232調查進一步推高對華關稅。從定價看,考慮“對等關稅”,估計全A非金融增長下修至-4.2%,即使考慮極限情形,-9.26%單日全A下跌也反映了整體負面衝擊;中國股市風險溢價水平已與24年8月極端情形接近。因此額外估值波動反而帶來機會,股市進入擊球區。
【海外策略吳信坤】(1)結合依賴度和貿易地位篩選受中美關係擾動較大的申萬一級行業,關注機械、醫藥等;(2)同樣方法篩選各大類板塊下的受擾動較大的申萬二級行業,關注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等;(3)從貿易地位和依賴度分析受擾動較大的出口行業能否在歐盟、東盟和中東對衝擾動影響,關注服裝家紡、摩托車及其他等。
【固定收益唐元懋】此次美國關稅政策的落地強度超預期,對債市的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債市利率單純因新質生產力和權益市場偏強就大幅上行的邏輯鏈被進一步削弱,二季度利率無大幅提升之虞,有震盪下行之機。但另一方面,債市在一個交易日內快速下行近8BP左右,基本已經定價了傳統經濟復甦偏緩和資金的回表利好中的一大部分,而後續債市利率進一步下行或還需要兩方面因素:貨幣政策轉向和經濟數據(特別是出口)的波動,前者或不會快速落地,而後者還需要時間去印證。建議後續維持做多思維,但從久期策略逐步向票息策略切換,進行久期-票息輪動,在券種上更推薦非國開政金債,短信用(降低久期)和新的超長地方債。風險提示:市場一致預期調整,貨幣政策超預期收緊;經濟復甦斜率超預期;債券供給超預期放量。
【電子舒迪】對美國科技企業而言,對等關稅將衝擊企業盈利能力。由於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韓及東南亞等地均爲全球電子產品製造(如手機、電腦等)重要環節。對美出口關稅提升,將導致成本顯著提升,同時,部分製造業迴流美國,但在美生產成本要顯著高於上述地區,預計將導致美國電子產品價格提升。對於產業鏈遍佈全球的美國公司(如蘋果、英偉達等),關稅將推高製造成本,降低美國產品競爭力和盈利。宏觀經濟環境看,美國關稅整體提升17%-18%,滯脹擔憂加劇。
半導體從對等關稅中豁免,美國後續若對半導體施加關稅,將加速local for local。特朗普此前曾承諾未來會對美國以外生產的半導體加徵關稅。截止2023年12月31日,擁有美國本土晶圓製造線最多的公司分別是英特爾(13座)、德州儀器(8座)、微芯科技(6座)、安森美(5座)。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產品加徵關稅,將導致部分半導體需求向非美供應鏈轉移,如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進一步加速local for local。2024年美國佔中國集成電路進口比例爲3%,進口額118億美元。目前,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領域產能充足,並積累了一定技術能力,在中低端模擬芯片、MCU 領域具備替代潛力,對等關稅及關稅反制措施,都將加速 local for local,長期看,芯片國產化進程不可逆轉。
【家電蔡雯娟】對於後期美國進口商是否能恢復向中國企業大規模下單,我們認爲主要取決於以下幾點因素:1)後續能否在兩國談判的基礎上降低關稅稅率;2)美國的整體消費者需求能否保持。在高關稅的基礎上,考慮到現有產品利潤率無法消化,不排除品牌廠和進口商向終端消費者較大幅度漲價傳導。在美國消費者收入沒有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會進一步縮減開支,而家電作爲可選消費品,面臨短期需求衰退的可能性;3)即使廠商們考慮美國製造業迴流以解決終極關稅矛盾的問題,但考慮到新建產能需要一定的建設週期,且企業端在關稅政策不確定的背景下,在全球各國調整生產計劃也需要週期,因此預計廠商也會暫緩部分新建產能以等待關稅政策全面穩定之後再做決策;4)關稅套利的空間大幅縮小。家電重要轉口貿易與生產基地,越南&泰國此輪也加徵高關稅,考慮到當地工廠的生產效率與製造成本與中國本土仍有差異,至此關稅套利空間基本已無,當然不排除東南亞各國後續可通過談判降低關稅稅率;5)從競爭格局角度,日韓家電企業在生產佈局上也跟目前中國企業類似,大量在中國、東南亞和墨西哥,成本問題具有共性,因此大概率對美定價普漲。在美國本土或墨西哥擁有產能的企業短期受影響較小。四條投資主線:1)全板塊角度考量,首要推薦內需鏈條的企業,推薦廚電板塊、小家電板塊;2)短期對美風險敞口較低的企業。3)短期雖對美有出口,但通過墨西哥轉口貿易規避的企業;4)長期具有企業競爭力及全球調整能力的企業。
【石化孫羲昱】從關稅的情況看,短期宏觀層面混亂的情緒難以避免,參考歷史,衰退導致的需求惡化預期至少在100萬桶/天以上量級。當前市場並未對衰退完全計價。同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美國國內引發了抗議,因此不排除關稅政策有變化的情況下,短期宏觀情緒邊際好轉的可能性,即可能風險資產價格短期價格回升。但從中長期看,關稅政策不管如何變化都將確定性地削減原油的需求。短期原油價格波動較大,不排除如果關稅政策有變化,地緣尾部風險以及短期超賣之後可能出現的價格修復;但空間有限。中期來看,考慮到供應端已經計價的地緣溢價將逐漸回落,OPEC增產以及非OPEC產能的增加;需求端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維持年度策略中的2025年布倫特原油中樞60-65美元/桶,時點布倫特將擊穿60美元/桶的觀點。
【化工劉威】中方對美方“對等關稅”堅決反對並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化工品國產替代有望加速。(1)潤滑油添加劑:國際市場形成了以四家國際知名潤滑油添加劑公司路博潤 (美國)、潤英聯(英國)、雪佛龍奧倫耐(美國)、雅富頓(美國) 爲主的市場競爭格局。24年我國自美國進口產品3.88萬噸,反制美方企業對我國企業的國產替代進程有加速作用。我國企業未來有望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份額。(2)成核劑:美利肯(美國)長期佔據全球成核劑市場的主導地位。我國企業未來有望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份額。農藥一方面具備剛需屬性,且需求主要在南美,需求端受關稅影響較小,另外部分企業已在美國佈局製劑加工廠,貿易競爭力有望提升。
【交運嶽鑫】全球貿易關稅風暴增加集運出口需求與航空飛機航材進口稅負擔憂,未來實際影響仍需關注關稅政策變化與行業應對。建議兩條投資主線:1)油價下跌期權:重申航空與油運具有油價下跌期權。2)內需爲主:關注內需主題股息確定高速公路。
來源:國泰海通證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