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海通合併後首場業績說明會:詳解整合路線圖及市值管理計劃
4月14日,國泰海通召開了合併後的首場業績說明會。期間,管理層就市場關切的並表進程、子公司整合規劃及市值管理戰略作出系統性迴應。
國泰海通董事長朱健表示,公司將在1年內製定並上報子公司整合的具體整合方案、明確時間表。系統謀劃、適時推動解決本次吸收合併導致的子公司同業競爭、一參一控等問題,穩妥有序完成整合工作。
1年內製定並上報子公司整合方案
在此次合併背後,海通證券何時並表及國泰海通子公司合併計劃等話題備受投資者關注。
國泰海通副總裁、首席風險官、董事會秘書聶小剛表示,本次吸收合併的交割日爲2025年 3月14日,自交割日起海通證券納入公司合併範圍。
朱健也表示,公司已於3月14日完成了併購重組的股權交割並進入整合階段。截至目前,國泰海通已順利完成了法人治理、名稱變更、組織架構調整、營業執照換髮、內部管理系統切換等工作。
“接下來,公司還將重點做好主要業務系統遷移、企業法人切換、業務及管理制度整合、資產變更登記以及註銷海通證券法人資格等工作。”朱健表示。
就子公司以及海外整合計劃和時間表而言,朱健表示,國泰海通將按照中國證監會的批覆,在1年內製定並上報子公司整合的具體整合方案、明確時間表。系統謀劃、適時推動解決本次吸收合併導致的子公司同業競爭、一參一控等問題,穩妥有序完成整合工作。
“具體的解決方案,我們將根據監管要求適時披露;在方案實施之前,各子公司業務與服務都將會繼續正常開展、不受影響。”朱健表示。
朱健強調,本次合併重組將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其中,公司將充分釋放協同效能,發揮牌照互補效應和客戶基礎增厚效應,鞏固行業領先地位、努力實現綜合競爭力邁進全球前列。
根據2024年度備考合併財務報表,合併後國泰海通總資產1.73萬億元、歸母淨資產3283億元,資本實力躍居行業首位。
多措並舉提升投資者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合併後國泰海通的股價表現並不盡如人意。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收盤,國泰海通每股報16.69元,市值爲2702億元,相比之下,與其規模相當的中信證券最新市值爲3540億元。
談及如何加強市值管理時,聶小剛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工作,致力於通過打造公司內在價值創造能力提升公司長期投資價值,並綜合運用常態化分紅、併購重組、股權激勵、股份回購、強化投資者關係管理與信息披露等多種方式促進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公司質量。
據瞭解,在現金分紅方面,國泰海通通過常態化現金分紅等方式回報投資者。2024年國泰海通實施了中期和年度共兩次分紅,累計分紅金額達62.6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分紅比例超過48%。
在併購重組方面,聶小剛表示,國泰海通將全力做好合並後的整合工作,切實當好直接融資“服務商”、資本市場“看門人”、社會財富“管理者”,着力實現1+1>2,加快向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銀行邁進,力爭在戰略能力、專業水平、公司治理、合規風控、人才隊伍、行業文化等方面居於國際前列,爭取爲投資者帶來更好回報。
“未來,公司將繼續深入落實中國證監會關於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的工作要求以及市值管理的相關規定,研究和考慮進一步豐富價值運營和價值實現手段,通過常態化分紅、股份回購、強化投資者關係管理與信息披露等方式多措並舉,主動提升投資者回報。”聶小剛表示。
此外,國泰海通董事、總裁李俊傑也對大模型的應用前景作出分析。他表示,以Chat GPT爲代表的大模型引發了新一輪技術革命,對客戶交互模式產生深遠影響。證券行業擁有海量數據和複雜的業務場景,爲AI大模型的發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AI大模型將成爲驅動行業發展和服務模式轉型的智能引擎。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