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籲 撤除兩岸交流障礙

大陸國臺辦26日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朱鳳蓮回答記者提問。(藍孝威攝)

兩岸開放觀光仍陷入僵局。陸委會堅持應先通過觀光「小兩會」溝通,稱過去是「觀光1.0時代」,臺灣業者抱怨只賺到「疲勞」和「垃圾」,須打造高質量的「觀光2.0時代」。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反駁,陸客爲臺灣經濟帶去超過2023億元新臺幣收益,「難道這些真金白銀是垃圾嗎?」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21日與旅遊業者座談時指出,應借鑑過去陸客來臺的不好經驗,及開放陸客可能帶來國內旅遊品質低落、環境髒亂等問題,應把握這次重新開始契機,不要重蹈覆轍,經由「小兩會」的溝通、把關,國人才能放心。

朱鳳蓮駁斥,所謂「觀光1.0」、「觀光2.0」,都是民進黨當局爲了干擾阻撓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變換的說辭和花招,其所謂「歡迎陸客來臺」只是騙人的幌子,先通過「小兩會」溝通也只是擋箭牌。

朱鳳蓮稱,「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累積超過398萬人次,爲臺灣經濟帶去超過2023億元新臺幣收益,難道這些真金白銀是垃圾嗎?」

在兩岸文教交流部分,陸方自2020年起因新冠疫情暫停學位生來臺就讀,臺灣有關方面正研議讓第三地陸生能來臺就學,陸委會近日則稱「樂見並配合」。朱鳳蓮指責,民進黨當局對陸生赴臺就讀設置不合理的限制、給予不公平對待,「在當前嚴峻的臺海形勢下,面對種種冷眼相待、冷言冷語,大陸學生爲什麼要忍氣吞聲赴臺就讀?他們的家長能放心嗎?」她呼籲,若要讓陸生恢復赴臺就讀,臺灣應先撤除對於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所設種種障礙,不是變着花招想製造「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也能協商對話」的假象。

陸委會反嗆,陸生無法來臺就學,是因爲陸方片面的障礙與限制所致,去年已有2千多名研修陸生來臺,並有逾7場大型兩岸學術教育論壇活動在臺舉辦,兩岸校際及學術交流,只要秉持對等尊嚴原則,符合相關法令規範,均能有序進行,並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