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壽避險比率降至61% 國內外股票帳上未實現利益逾450億

國壽避險比率降至61%,國內外股票帳上未實現利益已逾450億元。圖/國泰金控提供

國泰金控今日召開法說會,國泰金旗下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指出,國泰人壽的國內外股票投資未實現利益在7月已超過450億元,比起6月底還增加100多億元;對於外價準備金水位,相較於7月還在300多億元,8月到21日止的水位則已超過6月的564億元水準。

對於7月的外價準備金降得很多,林昭廷說明,是因爲新臺幣匯率在7月小貶,但韓元、星幣、歐元、日圓都貶2%至3%,替代避險就因而產生損失。他進而指出,臺幣從7月以來就貶值,連帶也使得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評價受影響,但相較之下,8月雜幣變動不大,而且臺幣持續貶值,因此8月外價準備金的水位也相對大增。

拉高外價準備金的同時,國壽避險比率也相對降低。林昭廷指出,避險比率比起3月的69%,現在已降至60%至61%,主要因爲NDF價格太貴,爲降低成本,對於太貴的NDF,到期就不會展期,所以也使避險比率降低,未來仍會動態調整,一般在50%至55%,或是風險高時拉高至7成以上這樣的區間來調整。

林昭廷表示,目前雜幣對臺幣的有效性仍在4成,以此估算,臺幣升貶1%對損益的影響大約在60億元左右,臺幣匯價升值至27.5至28元的水準都在可承擔範圍。另外在CSM(合約服務邊際利潤)方面,由於508億元轉至外價金已在原本規畫策略中,因此CSM不受影響,接軌會計準則IFRS之後每年仍有10%至15%的成長。

對於關稅衝擊,國泰世華銀副總陳冠學說明,已對1400多家法金客戶進行盤點,並從中挑出36家較會受影響客戶特別瞭解狀況,目前36家客戶的整體放款金額不到50億元,僅佔比總放款金額0.7%,但銀行對此仍會持續關注,也會提出必要紓困措施。

對於國壽拉高現金水位,林昭廷說明,從4月川普宣佈對等關稅「解放日」之後,國壽的現金水位的確已拉高,來因應市場風險的升高,未來投資會以海外的固定收益資產投資爲主,其他則會依風險來進行動態調整。

林昭廷也對國壽執行改善幣別錯配的計劃說明,國壽爲了IFRS新制的接軌,從二年半前就訂出商品策略來同步進行,他舉例,例如臺幣利變商品,公司就訂定很嚴格的上限,現在幣別錯配已下降1%;除了產品面,也會搭配投資策略的改善,將有整套的幣別錯配改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