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超1802億元
“五一”假期期間,奧林匹克公園景觀大道遊客如織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2025年“五一”假期,各地推出豐富多彩的旅遊產品、文化活動和惠民舉措,着力滿足羣衆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25年“五一”假期5天全國國內出遊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
累計夜間客流量7595.44萬人次
“五一”假期期間,全國各地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以多元供給激發消費潛力、市場活力,爲遊客帶來深度體驗。深挖節日內涵,推出農耕展示等特色體驗活動,展現勞動之美、文化之美。江蘇蘇州全域“AI避高峰”幫助遊客優化行程,四川青城山景區推出外骨骼機器人和無人機送貨系統服務,智慧服務給遊客帶來全新體驗。
夜間文旅經濟活力迸發,廣西多地通過惠民嘉年華、主題光影秀、特色音樂節等多元業態激活夜經濟。假期期間,納入監測範圍的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累計夜間客流量7595.44萬人次,同比增長5.2%。
熱門旅遊景區、文博場館客流集中
街區古巷、旅遊演藝、文化新空間人氣興旺。熱門城市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閒街區、文博場館客流集中。雲南騰衝、山西隰縣古巷等古城古巷熱度持續攀升。安徽安慶、新疆喀什等地將文化演藝融入旅遊場景,以文化亮點催生旅遊熱點,推出有品質、有流量的文旅產品。北京通州月亮河圖書市集、廣東深圳福田咖啡生活周等市集文化氛圍濃厚。多地創新推出非遺煥新、潮流體驗等多元業態,福建漳州木偶嘉年華、四川自貢彩燈博物館手繪花燈等備受遊客歡迎。
另據國家文物局消息,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博物館接待觀衆超6049.19萬人次,較2024年“五一”假期參觀人數增加了879.87萬,同比增長17%,創歷史新高。此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也吸引大量遊客參觀,根據各地統計,5月1日至5月5日,全國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遊客達331.32萬人次,同比增長2.3%,其中11家遊客總量超10萬人次。
出入境人次較去年增長28.7%
國家移民管理局昨日發佈數據,今年“五一”假期全國邊檢機關共保障1089.6萬人次中外人員出入境,日均217.9萬人次,較去年“五一”假期增長28.7%,單日出入境通關最高峰出現在5月3日,達229.7萬人次。
其中,內地居民出入境577.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1.2%;港澳臺居民出入境400.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7.1%;外國人出入境111.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43.1%;入境外國人中,適用免籤政策入境3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72.7%。共計查驗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45.6萬架(艘、列、輛)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8.1%。
入境旅遊持續復甦,緬甸、韓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英國、泰國、菲律賓、俄羅斯、越南、日本等爲主要入境旅遊客源地,佔外國遊客總數的57.4%。重慶無人機燈光秀、魁星樓吸引大批入境遊客打卡。以大熊貓等爲代表的文創IP產品深受外國遊客青睞。出境旅遊持續火熱,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澳大利亞、柬埔寨、俄羅斯等爲主要出境旅遊目的地。
文旅惠民活動集中開展
文化和旅遊部指導各地文旅部門及有關行業協會推出惠民消費券、景區門票減免促銷、旅遊直通車等一系列惠民舉措。各地聯動交通、住宿、金融等企業豐富消費惠民措施和優質產品,在合作平臺發放旅遊購物電子消費券包。中國旅遊景區協會帶動會員單位推出“景區歡樂消費季”。中國旅行社協會倡導旅行社推出景區免票、酒店折扣、機票立減等惠民禮包。文/本報記者藺麗爽高語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