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款商業化可回收複用火箭“星雲一號”將於年中擇機發射

新京報訊(記者張建林)2025年全國兩會正在召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推動商業航天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記者從深藍航天獲悉,近期深藍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總規模近5億元人民幣。這筆資金將重點投向“星雲”系列可回收液體火箭的研發攻堅與商業化落地。

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是商業航天領域的一項核心技術,能讓發射成本大大降低,效率提高。深藍航天以“可回收液體火箭”爲核心競爭力,已實現多項突破。目前,“星雲一號”火箭已通過發動機試車、控制系統驗證等關鍵測試,火箭發動機技術、控制系統成熟度與可靠性得到持續性驗證。

據瞭解,國內首款商業化可回收複用火箭“星雲一號”進入發射倒計時,將於年中擇機發射,執行首次入軌+垂直回收雙驗證。此外,深藍航天在研的另一款大型液體可回收複用火箭“星雲二號”,一級將搭載11臺並聯的“雷霆RS”發動機,近地軌道運載力突破25噸級,計劃於2026年首飛。

“本輪融資恰逢中國可回收火箭從技術驗證轉向商業運營的關鍵節點。”深藍航天CEO霍亮表示,深藍航天將持續聚焦高頻次、低成本發射服務,爲全球客戶提供高可靠、高頻次、低成本的太空運輸服務,爲人類開發和利用太空資源提供動力。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