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也搞抹紅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質疑有大量疑似來自中國大陸的網軍攻擊自己,而政論節目主持人趙少康除公佈證據外,並呼籲大陸官方若仍放任就等於介入選舉,並要求國安單位介入調查。同爲候選人的張亞中則指名,利用大陸網軍抹黑郝龍斌的就是鄭麗文。國民黨內自家主席的選舉竟搞成像是上演大陸「潛臺間諜」電視劇《沉默的榮耀》2.0版,真是荒謬又墮落。

其實,一些低俗與抹黑的短片若真是大陸網軍所爲,相信大多也是受到臺灣選舉風氣的薰陶。但若將之扯上大陸當局介選及要求國安單位調查,就未免太高估了這項選舉的重要性了,同時也像是在運用民進黨在選戰中最擅長的網軍抹黑伎倆。

大陸同胞若還關心國民黨主席的選舉,即使透過網路以正面或負面等方式表達對候選人的好惡,整體來說仍是件好事。畢竟,大陸人民仍有資格關心「中國國民黨」主席是否還以「中國國民」自居?或目前是否仍有「立足臺灣,胸懷大陸」之心?

再說,大陸網軍即使「介入」了黨主席選舉,能發揮的影響也極其有限。而對中共當局及大陸同胞來說,誰當選藍營黨主席對兩岸關係可能產生最好和最壞的狀況都只比現狀「相差一點點」而已。因爲,國民黨在中央層級的選舉得票率不到4成,且多年來的兩岸政策也只是更加追隨民進黨塑造的「維持現狀」主流民意罷了。

陸委會8月21日公佈的民調,將「維持現狀」再區分爲「以後走向統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永遠維持現狀」及「以後走向獨立」4個次選項。而最後一場國民黨主席候選人辯論會時,有候選人對「維持現狀」的問題具體迴應,雖認爲當前「傾獨」,但若當選黨主席則應引領民意改爲走向和平統一。此一表態自最能獲得大陸民衆的認同,若對手將之視爲「親中舔共」就自失格調了。

前年11月底,美國《外交事務》期刊刊出美國智庫學者葛來儀等3位學者聯名的文章,指出「爲了阻遏戰爭,臺灣必須讓北京的領導人們相信,和平統一還是有可能的」。然而,自1999年李登輝總統在國慶文告中提出以「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爲基礎來「追求未來的和平統一」後,除了馬英九總統宣示其任內不進行統一的談判外,執政者和國民黨對兩岸政策就只談「和平」而避諱「統一」。

儘管中國國民黨黨章前言揭示「追求國家富強統一之目標,始終如一」,但「統一」近年來在國民黨內早已成了欲言又止或老被適時閃躲的「政策禁區」。而當黨主席選舉也用到了「抹紅」策略,說明中國國民黨也有了「借殼上市」的實質了。(作者爲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