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永遠不可信
國民黨不可信,是經過歷史檢驗,被無數次證明過的。
它從根子上,就沒有想過獨立自主、民族解放,它總是依賴於外部勢力,總是試圖當帝國主義買辦和代言人。
它腐朽到了骨子裡,沒有理想,沒有靈魂,所以和它談什麼都是白扯,它腦子裡只有出賣和背叛。
他們自己從來都沒有想過站起來做人。
蘇聯、美國都幫過它,但它總是爛泥扶不上牆……擁有四萬萬民衆的時候它守不住,跑到小島上面對2000萬人它依然守不住。
首先,它的根基就是不穩的,它當年就是一個無組織無紀律的黑社會幫派,延續的是封建道統和流氓文化……所謂的“國民黨”,其實是第一次國共合作中,共產黨幫他們建成的!然而他們忘恩負義,發動反革命政變,自掘墳墓,殺掉了30萬進步的國民黨黨員,摧毀了剛剛建立起來的根基。
1924年4月清黨前,國民黨擁有將近80萬普通註冊黨員,而等到1928年3月份,也就是上海的412和武漢的715之後一年,國民黨員已經銳減到了22萬。在地方上,地主鄉紳舊軍閥土匪反攻倒算,藉着反共的名義,大肆屠殺國民黨基層幹部,尤其是在廣西,在1927年清黨之前,大概有國民黨員12.8萬人。但是等到1934年只有區區5000人,還不到之前的一個零頭。
大家都知道近代中國所遭受的苦難,都知道日本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但可能沒有想過,甘當列強走狗的民國買辦政權,纔是這一切的根源。
民國不是個獨立自主的國家,蔣匪幫本來就是帝國主義買辦;民國沒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武器裝備都是“萬國造”,直到開戰了,國內的很多廠礦工業鍊鋼鍊鐵還掌握在外國資本手上,甚至爲日本服務;長期半殖民地化,軍閥割據,根本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近代民族國家”;殘酷壓榨、虐待底層民衆,大人老爺們喝咖啡紅酒跳交誼舞講英文的時候,國家餓殍遍野,地主豪紳荼毒農民,人民沒有組織起來;最高統治者蔣介石根本沒有抵抗侵略的決心,稍有緩和就想着和日本和談,想着“國際調停”,把抗戰當做國際政治表演……
今天很多人過分鼓吹國民黨的“抗戰功績”,是非常可笑的。
因爲蔣介石從頭到尾都是個“親日派”,早在1927年,蔣介石就飛到日本,秘密拜會田中義一(就是寫臭名昭著《田中奏摺》的那個田中義一),謀求日本對他本人統治中國的支持......田中義一對他的忠告是:“國民黨不要急着北伐,而要先消滅南方的共產黨,反共纔是日本和民國的共識.....”。
蔣介石對日本,一直充滿幻想,國民黨大部分高層,都曾在日本學習過軍事,如何應欽等人,和後來的侵華日軍高級軍官,還都是同學,所以他們也是國民黨中的“親日派”。
至始至終,蔣介石政府都不願意和日軍徹底翻臉,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國民黨政府的主流意見,都是“不抵抗”,一二八事變中,抗戰的十九路軍被蔣介石鎮壓,撤銷番號;吉鴻昌組建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結果蔣介石派中央軍和日軍一起聯手絞殺之,爲置吉鴻昌於死地,宋美齡不遺餘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賄,將吉鴻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最終將其處死。
九一八事變前一個月,1931年8月16日,蔣介石就電告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以不抵抗,力避衝突。吾方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於不顧。”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蔣介石也是立刻要求張學良“不抵抗”,並且下令讓東北軍撤到長城。
蔣介石認爲,以當時中國的力量,如果抵抗的話,日軍可以在三天之內橫掃中國,佔領長江流域,他說:“以中國國防之薄弱,暴日乃得於二十四小時內侵佔範圍及於遼吉兩省,若再予絕交宣戰之口實.....必至沿海及長江流域,在三日內悉爲敵所蹂躪,全國政治、軍事、交通、金融之脈絡悉斷,雖欲不屈服而不可得也......”總結一下就是:日軍太可怕了,不能抵抗,抵抗三天就亡國了。
1931年9月20日,也就是九一八事變的第三天,蔣介石給地方長官發了一份電報,要求各地長官一定要保持克制愛國情緒,雖然日方侵略中國,但我們不能抵抗,不能妄動,同時還要嚴格鎮壓老百姓的抗日運動,不能傷害“友邦”。
“瀋陽日軍與我衝突,我政府正嚴重交涉中。各地方民衆愛國心理之衝動,自所難免,但切不可有激烈反日運動及報復暴舉。免人更有所藉口,使外交益陷困難。應力持鎮靜,嚴守秩序,請兄負責維持爲要。”
九一八事變後不到一個月,1931年10月7日,日軍軍艦開到鎮江,蔣介石發電文命令地方警察局要照顧好日本海軍,要關懷備至,還要幫他們買菜送到船上去。“日海軍明日又來鎮江,增加一艘。請注意,如其水兵上岸買菜等事,最好分與其交涉,由當地警局爲其代買送船,以免糾紛。”……
東北抗日義勇軍奮勇抵抗一年後,彈盡糧絕。義勇軍第一軍軍長鄧文向國民黨桂永清求助,桂永清發電報問蔣介石怎麼辦。蔣介石居然回覆說:“集寧分校重要,應專心辦成,不可末於無定,分心他務,致礙正務也”。意思是讓桂永清辦自己的差,不要管東北義勇軍的‘閒事”,結果僅僅兩個月後,抗日英雄鄧文被暗殺在張家口,壯烈犧牲。
蔣介石親口說過:“侈言抗日者殺無赦” 。
蔣介石還親口說過:“中國若是亡於帝國主義,還可以當亡國奴……若亡於共產黨,則縱肯爲奴隸也不可得!”
至始至終,蔣介石都沒有真心抗日過,剿共、清除異己,一直是他的首要工作。
因爲蔣介石就是最大的親日派!
你要知道,就在1937年11月5日,抗戰已經爆發的情況下,蔣介石還在試圖和日本媾和,他對德國大使陶德曼說:
“……日本提出的某些條件,當然可以討論並且尋覓友好的諒解,但前提是恢復戰前狀態(七七事變之前)。但假如同意日本的要求,國民政府就會被輿論的浪潮衝倒,而中國會爆發全面革命......要知道,共產黨是從來不投降的。”
1938年6月26日,蔣介石派孔祥熙去香港和日本方面的宇垣一成進行秘密談判。這次談判日本要求國民政府承認滿洲獨立、將華北、內蒙劃爲“特殊地區”、對日賠償、經濟合作共同開發中國資源、接受日本在中國駐兵等,孔祥熙迴應稱“在條約上公開承認滿洲獨立,我們國內很困難,只有悄悄地逐步實行。”“內蒙設置特殊地區是可以的。”“關於接受(日本)顧問,共同開發資源都是好事情。”
1939年3月4日蔣介石指示杜石山在香港與日本交涉。3月17日、柳雲龍、杜石山向日方代表提出條件,主要內容爲恢復盧溝橋事變前的狀態、日本撤兵、簽訂防共協定等,而日本卻表示想要進行和談,蔣介石必須將“容共抗日”改爲“排共親日”,首先討伐共產黨,然後局部停戰,同時開始和平交涉。
1939年春至1940年冬,日蔣會談頻繁,就連蔣介自己都承認日本“至少每月一次間接及非正式的表示求和之意,並日益提出較優惠的條件。”
你知道到了抗戰後期,日軍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對付八路軍和新四軍方面嗎?你不妨看看日軍是怎麼評價國民黨和共產黨的!
日本人戰史《華北治安戰》中明確寫道:“對於中共,只有排除任何妥協,必須從各方面都採取徹底的對抗政策。就中共的信念而言,他們是要一直戰鬥到日軍完全從中國撤退爲止的。”
1943年6月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接到華北方面軍報告:“從今年1月到5月與共產軍交戰次數爲5524次之多。……敵大半爲中共軍。在交戰的200萬敵軍中,半數以上也都是中共軍。在我方所收容的19.9萬具敵遺體中,中共軍也佔半數。但與此相比較,在我所收容的7.5萬俘虜中,中共軍所佔的比例則只佔一成五。這一方面暴露了重慶軍的劣弱性,同時也說明了中共軍交戰意識的昂揚……”。
日軍1943年度綜合戰果報道顯示 : “敵大半爲中共軍 ,與蔣軍相反 ,在本年交戰一萬五千次中, 和中共的作戰佔七成五。”也就是說在1943年,日軍75%的仗都是和共產黨打的。
打仗是一門科學,不是比自己死多少人,而是要比戰果!要比抗擊了多少日軍,收復了多少土地。
到1939年,敵後抗日根據地已經從1937年的陝甘寧邊區一地、150萬人口發展成爲在晉 察冀、晉東南、晉西北、冀中、冀東、冀魯豫、膠東、蘇魯豫、皖北、鄂東、江南等地擁有多處抗日根據地,僅在晉察冀一處,就轄有40多個縣,人口1200萬。
在抗日戰爭的反攻階段。其反攻也是有敵後抗日武裝率先發動。據統計,從1944下半年次年7月,八路軍、新四軍與敵人發生大小戰鬥6225次,大多數爲主動進攻。在華北戰場,以太行根據地爲例,一共組織了11次較大規模戰役,大小戰鬥2953次,收付國土34800餘平方華里。在蘇中,日軍的佔領地則已經被壓縮到了16%。
打仗的戰果,還要看“戰俘”的人數,1946年,國民黨方面總共只有1000名左右的日俘,而且其中還包括了從延安移送過來的300多日軍戰俘。而八路軍和新四軍這邊一共俘虜了6000多日軍......如果國民黨抗戰很積極、戰果很大的話,那麼他們的“戰俘”在哪裡?
在抗戰後期,日軍被八路軍還有各種民兵游擊隊打得只敢龜縮在碉樓據點裡,根本不敢出門,新四軍一度打到了南京近郊的山裡,直接威脅日僞大本營,南京的日軍甚至考慮過向新四軍投降。
而就在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都在大反攻的時候,國民黨打出了恥辱的“豫湘桂大潰敗”。8個月中,國民黨在豫湘桂戰場上損兵50-60餘萬,喪失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豫中會戰37天失38城)、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里、6000萬人民……
到日本投降前的一個月,即7月15日—8月15日,國民黨部隊還在日軍的進攻之下,不斷丟失領土。一直到日軍投降前的第三天即8月12號,國軍還丟了一個縣城。
如果蔣介石的國民黨真正在努力抗戰,爲什麼到了1945年勝利的時候,接受日本投降的時候,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抗日前線,而國民黨中央軍卻遠在重慶“大後方”?
後來哪怕是日本戰敗投降,蔣介石也對日本侵略者各種優待,宴請日軍軍官,給日軍每人發放路費,甚至聘請血債累累的戰犯岡村寧次爲國民黨軍事顧問,繼續與人民爲敵。
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在裕仁天皇發佈帶有侮辱中國詞語的停戰詔書後,蔣介石的迴應講話卻充滿了“不念舊惡”的表達,不但把犯下滔天血債的200萬日軍“禮送出境”,還給許多日軍將領開了“歡送會”,國民黨的很多高級將領與日軍將領很多都是在日本留學期間的同學,雙方把酒言歡,灑淚而別......
蔣介石的戰後對日政策總基調爲“以德報怨”,包括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內的大批戰犯都沒有受到懲罰,滿手鮮血的岡村寧次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成了蔣介石日後反共的“軍事顧問”。
岡村寧次甚至穿上了國民革命軍上將軍服,佩帶上青天白日勳章和領章,頭帶青天白日帽,出現在1947年1月2日的中國山東魯南地區,成了魯南戰役國民黨軍方面的最高指揮官.......更過分的是,國民黨政府居然還留下了15000名日軍在山西擔任“保安工作”,此部日軍打後多次參與國共戰場,被稱爲“山西國民革命軍暫編第十總隊”,直到1948年3月,在臨汾戰役中,被徐向前元帥指揮的華北野戰軍徹底消滅。
至今日本,都還很感激蔣介石,甚至還給他立了個神社,刻了碑文,稱讚他爲“日本之友”。
1949年,大批國民黨政府官員和士兵逃離中國大陸來到臺灣地區,爲了維持政治穩定和秩序,國民黨政府默許了黑幫組織的存在和發展。許多黑幫組織也爲國民黨政府提供了軍事和情報方面的支持,使得它們的地位更加穩固。
蔣經國主政時期,是臺灣白色恐怖最爲酷烈的時期,由他親自審定做序的國民黨特種部隊正規教材中,赫然寫着“要當衆強姦”、“焚燒學校、給兒童食品下毒、電影院放火、在公共場合爆炸”這些恐怖手段通通寫進了教材。
國民黨完美地詮釋了“買辦”這個階層。
他們對帝國主義委曲求全,一退再退,博愛,包容,不念舊惡,以德報怨;對自己的百姓動不動大動干戈、揮舞屠刀,“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石要過刀,茅要過火,人要換種”......對外賣國求榮,對內搞法西斯滅絕,這就是他們的一貫作風。
臺灣地區可以說是中國封建文化糟粕的活化石百科全書,又被帝國主義打斷了脊樑,被資本主義勾引走上了拜金縱慾的邪路,階級壓迫、邪教盛行、巫蠱崇拜、崇洋媚外,奴性思想、封建迷信、幫派黑社會……都能在這裡找到最極端的標本,它根本就沒有完成現代化。
臺灣變成今天這樣,當年國民黨的統治纔是罪魁禍首。
其實今天所謂的藍營、綠營,什麼國民黨、民進黨,本質上是一體兩面,民進黨是民族敗類,國民黨是帶着假面具的民族敗類。
民進黨是美國的走狗,國民黨是想當走狗而不可得的美國走狗。
和他們都沒有什麼好談的。
那塊土地,需要的是“解放”,需要的是“掃除一切害人蟲”、“摧盡腐朽方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