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要角抹紅自己人 陷入最深的墮落!

▲問題的癥結不在於是否真的有境外勢力,而是趙少康與郝龍斌居然複製了民進黨最不堪的「扣紅帽」戰術。(圖/記者林敬旻攝)

●陳國祥/前《中國時報》總編輯、前《中時晚報》社長

國民黨主席選舉正進入白熱化階段,卻因一樁「大陸網軍介選」的指控,風雲突變,內鬥升高。郝龍斌陣營質疑,有大量疑似來自中國大陸的帳號攻擊自己,他的推手趙少康更進一步公開呼籲「大陸官方不要放任」,否則形同介入臺灣選舉,甚至要求國安單位介入調查。這番話一出,黨內掀起軒然大波,張亞中直指抹黑者就是鄭麗文陣營。這場選舉竟活脫脫學習民進黨人的抹紅手法,令人難以置信。

扣紅帽是最廉價的政治武器 趙、郝複製了民進黨最不堪的戰術

問題的癥結不在於是否真的有境外勢力,而是趙少康與郝龍斌居然複製了民進黨最不堪的「扣紅帽」戰術。這種政治技倆,民進黨靠它起家,也靠它維持權力;如今藍營竟照單全收,不只是墮落,更是自毀長城。

沒有證據的扣紅帽是最廉價的政治武器。臺灣政治最惡劣的行徑之一,就是沒有證據地亂扣帽子。民進黨多年來靠着「親中」、「共諜」、「中共同路人」等標籤,摧毀了政敵形象。國民黨正是這種抹紅伎倆的最大受害者。

如今趙少康、郝龍斌竟將這套伎倆用來對付同黨同志,還公開呼籲「國安單位介入」在野黨的黨內選舉,這等於是邀請自己口中「政治介入司法」的民進黨政府介入國民黨內務。

當藍營主動邀請綠營政府進入黨內權力角逐時,就等於爲民進黨打開干預國民黨黨務的方便之門。今天民進黨政府能介入國民黨,明天也可能介入民衆黨,後天則可對任何不順從的力量下手。藍營多年來批判民進黨司法政治化,如今卻自我打臉。這是自打嘴巴、自毀長城。

趙少康的指控毫無說服力,他所公佈的「證據」,不過是幾個粉絲數百的匿名帳號留言,內容只是表達對特定候選人的支持,根本談不上系統性的介選行動。在AI生成影片、假帳號、反串留言滿天飛的時代,真僞辨別,就算真有簡體字留言支持某位候選人,也可能是大陸民間「麗粉」的自發言論,也可能是綠營反串挑撥。沒有清楚金流、沒有指揮鏈、沒有對價關係,何能輕率斷言「北京介選」?

憑空臆測、以想像代替證據的指控,無非是選戰操作的手法,而非信而有徵的事實。這與民進黨「影射殺人」的抹紅手段毫無二致。如果郝龍斌順利當選主席,國民黨再遭民進黨抹紅栽贓,「郝主席」還有什麼立場反擊?

民進黨長期靠「抗中保臺」訴求壟斷輿論主導權,只要對手主張兩岸務實交流與對話,就被打成「賣臺」。藍營深受其害,近年民進黨的抹紅伎倆已愈來愈無效,從「大罷免」結果看,許多民衆很反感這種惡鬥。藍營正該堂堂正正宣揚政治政見,重塑務實與理性的形象,怎能反過來照抄民進黨的爛招?

▼趙少康召開「正告大陸當局,不要介入國民黨主席選舉」記者會。(圖/記者崔至雲攝)

「大陸介選」鬧劇讓民進黨漁翁得利 也讓國民黨再次陷入分裂

北京當然關切國民黨主席的選舉,但郝龍斌與鄭麗文的兩岸政策並無本質性的立場差異,頂多只是修辭上有輕重之分,中共何需冒着被指控的風險介入?網民介入與政府介入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如果趙郝兩人的目標是對準中國,那是愚昧;如果是爲鞏固本土基層選票,那是卑劣。

當趙少康的話術,將中共放任等同於大陸介入,其影射方式與當年綠營張天欽「影射殺傷力最大」如出一轍。這不僅是政治判斷錯誤,更是戰略自殘。

難怪趙少康喊出「國安單位應調查」後,民進黨與綠媒立刻樂不可支。綠營順勢炒作「中國介選國民黨主席選舉」,成功挑起藍營內部矛盾,也爲日後擴權「反滲透法」及強化網路監控制造理由,更爲給國民黨扣紅帽取得正當性。

趙少康與郝龍斌聯手掀起的「大陸介選」鬧劇,讓民進黨漁翁得利,也讓國民黨再次陷入分裂的泥沼。民進黨時常拿「中共威脅」當提款機,如今藍營要角也走上這條老路,許多人認爲這等於替賴清德遞刀子。這不只是趙少康自損格調,更讓民進黨有了操作大陸滲透臺灣的最佳藉口。

沒有證據,就不要指控;沒有原則堅持,就不要師心自用。民進黨靠紅帽子壯大,國民黨若也靠紅帽子生存,那隻說明它已失去基本的章法與規範,沒有資格站在道德高地上批判民進黨。

期望重新執政的國民黨,不該用民進黨的惡習去摧毀自己。唯有守住理性、格調與價值,國民黨纔有重新站起的可能。

▼趙少康與郝龍斌聯手掀起的「大陸介選」鬧劇,讓民進黨漁翁得利,也讓國民黨再次陷入分裂的泥沼。(圖/記者林敬旻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