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該讓年輕世代領導 否則繼續在野吧!

▲國民黨在臺灣已經失去中央執政五次了,有得到什麼教訓與反省嗎? 過去國民黨在總統選舉敗選五次,幾乎都與黨主席是否昏庸、無能與自私有關。(圖/記者屠惠剛攝)

●謝國榮/自由評論人、英國霍爾大學企管博士

國民黨要選黨主席,參選人衆多,好不熱鬧。不妨先想一想,國民黨在臺灣已經失去中央執政五次了,有得到什麼教訓與反省嗎? 過去國民黨在總統選舉敗選五次,幾乎都與黨主席是否昏庸、無能與自私有關。誰當上了黨主席,掌握了黨機器與選舉的提名權,就是爲自己邁向總統大位而鋪路。

國民黨若抱持威權遺緒 將扼殺年輕人世代交替

想起2014年底的九合一大選,是臺灣政治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選舉結果,國內地方執政版圖巨幅震盪,執政的國民黨遭遇自1997年以來的最大挫敗,有兵敗如山倒之趨勢。

2015年在國民黨總統初選登記中,只有洪秀柱完成連署,成爲唯一登記參選的候選人,黨內其他的太陽們,如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胡志強等人皆未登記參選,因爲當時國民黨潰不成軍,幾位想要問鼎大位的真男人都畏懼退縮。後來又演出換柱戲碼,徒留鬥爭的敗筆。

今年大罷免大失敗之後,國民黨氣勢正旺,所以參選黨主席的人數爆炸,搭順風車容易,也是一大諷刺。

朱立倫主導上屆總統大選提名侯友宜參選,不靠初選制度,不憑黨員集體意志與多數臺灣民意的傾向,而是由黨主席一人欽點決定。如今,朱立倫又再次復刻,指定盧秀燕爲接班人。由於盧秀燕婉拒,又敦請趙少康出馬角逐黨主席,好壓制其他欲參選的中生代,朱立倫的自私自利,表露無遺。

朱立倫徹底踐踏了黨內民主,把初選制度當作無物,國民黨還抱持這種威權遺緒,扼殺年輕人的世代交替,恐怕國民黨將永遠會成爲在野黨。

趙少康,今年75歲,郝龍斌73歲,張亞中71歲,國民黨最大的問題是大老都是老大。所以他們的粉絲多半是深藍與泛藍,只在同溫與同齡層取暖,無法獲得更多本土臺灣民衆的支持與共鳴,況且臺灣絕大多數四十歲以下的民衆與年輕的族羣,根本就不太認識他們是誰,更遑論有任何感情上之連結。

這幾十年來,國民黨說要改革,要年輕化,要本土化,要培養人才,都是空話一場。國民黨的老人政治又不斷地復辟,把持着權力,卻只想着享受權力所帶來的名與利。趙少康、郝龍斌或張亞中等七十幾歲的老人,如果莫名其妙地成爲國民黨主席或成爲2028的總統候選人,可能是國民黨另一場萬劫不復之災難!

▼朱立倫頒發中評會主席團主席聘書給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圖/朱立倫臉書)

善戰的羅智強勇於承擔 大老儘早退位纔有機會重返執政

羅智強在當選立法委員之前,全臺走透透,徒步環島,深入基層與偏鄉,深知民間疾苦。他善用網路直播與社羣媒體去打選戰,擴增瀏覽率與按贊率,這種快節奏的打法,將空戰與陸戰發揮得淋漓盡致,正是國民黨所最缺乏的新世代的年輕戰將!

放眼國民黨新世代的代表人物非羅智強莫屬,他懂得年輕人,貼近年輕人,他知道年輕人下班或假日常會去那裡玩,喜歡參加甚麼偶像的演唱會,平時用什麼社羣媒體去溝通與交友,喜歡看甚麼短影音與直播節目,而且瞭解年輕人爲甚麼喜歡動漫與角色扮演。

羅智強在市議員及立法委員的表現大家都有目共睹,特別是針美國不公平之關稅、高房價與高物價、能源及空污問題、綠能與光電弊案及大惡罷等,他在議會強有力的問政與質詢鏗鏘有力,善盡議員之質詢與監督之責任。對兩岸關係、經貿政策、教育及社福等,他都有清晰與深度的論述能力,證明他足以擔任黨主席之重責大任。

羅智強在參選聲明中表明,黨主席必須扮演「輔佐者」的角色,以「輔佐盧秀燕」、「下架賴清德」爲主,打造國民黨 2026 地方勝選、2028 總統決戰的總目標。然後達成勝選目標之後,羅智強表示他就會功成身退,辭去黨主席一職,這種大公無私的態度讓人敬佩。

放眼世界各國領袖普遍有年輕化的趨勢。1959年李光耀出任新加坡總理年僅36歲;2022年英國的首相,由前財相42歲的蘇納克(Sunak)出任;去年一月,法國總統馬克宏 (Macron) 任命34歲的法國教育部長艾塔爾(Attal),成爲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理;2017年馬克洪以39歲的年齡,成爲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美國甘乃迪當選總統時才44歲。

年輕有爲與善戰的羅智強勇於承擔,大老與老大應該儘早退位,國民黨纔有機會逆轉勝與重返執政。國民黨在臺灣已經失去中央執政五次了,此刻要改選黨主席,我們不禁要問,國民黨的黨主席再不年輕化的話,可能下次大選會被臺灣人民用選票掃進歷史的灰燼當中了!

▼羅智強宣佈參選國民黨主席。(圖/記者林敬旻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