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民生人事調整:顧偉任董事長,多位民生證券背景高管履新

中經記者 羅輯 北京報道

2025年8月8日,國聯民生(601456.SH)公告,董事會會議通過一系列公司人事調整事項。其中涉及董事長和多位高管人事調整。

“顧葛搭檔”

具體來看,國聯民生原董事長葛小波因工作調整原因,提請辭去董事長、董事會風險控制委員會主任委員、董事會戰略與ESG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仍繼續擔任公司執行董事、總裁、董事會風險控制委員會委員、董事會戰略與ESG委員會委員等職務。與此同時,董事會同意選舉國聯民生黨委書記、董事顧偉擔任公司董事長,並相應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會風險控制委員會主任委員、董事會戰略與ESG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任期自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公司第五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

公開履歷顯示,顧偉於1975年出生,現任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裁,國聯民生黨委書記、董事,民生證券董事長,無錫國聯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無錫市國發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董事,無錫國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此外曾任無錫市財貿信息中心科員,無錫市財貿辦公室秘書處副處長,無錫市政府辦公室綜合一處副處長,行政處處長,無錫市南長區政府、樑溪區政府副區長,無錫市行政審批局局長、黨組書記,無錫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等職務。

這意味着,國聯民生新一屆核心領導班子落地,進入“顧葛時代”。2019年,葛小波從中信證券離職後加入原國聯證券,出任公司總裁,此後再升任董事長。從其更早的履歷來看,2010年,39歲的葛小波開始分管中信證券財務相關工作,可以說,在中信證券併購擴張的重要節點,葛小波都全程“在線”,例如,較早之前的萬通證券、華夏證券、金通證券併購重組案,以及他負責中信證券財務工作後,中信證券跨境併購里昂證券,以及因離職未能在崗位上親眼見證中信證券後續重組整合廣州證券。在葛小波履新國聯證券後,市場一直期待其能否發揮這方面的所長,助推國聯證券加速發展。事實上,國聯證券也相繼展開擴張戰略,最終實現了與民生證券的整合。

新增3位民生證券背景高管

除了“換帥”,在公司高管方面,國聯民生公告稱,董事會同意聘任熊雷鳴擔任執行副總裁,聘任鄭亮、胡又文擔任副總裁。履歷上看,這3位均有民生證券任職經歷。

其中,熊雷鳴現任民生期貨有限公司董事、民生證券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曾任湖北藥檢專科學校教師,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部總經理、總裁特別助理、財務總監,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代行總裁、代行執行委員會主席、財務總監、首席風險官、總裁、執行委員會委員等。

鄭亮曾任公安部證券犯罪偵查局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處長,在華寶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歷任高級副總裁、合規總監、首席風險官、董事會秘書,在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任執行委員會委員、副總裁等。

胡又文曾任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交易員、計算機行業分析師、研究中心總經理,在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任執行委員會委員、副總裁等。

經此調整,國聯民生在“顧葛搭檔”下,班子搭配的兩名執行副總裁汪錦嶺、熊雷鳴,均爲民生證券原高層,前者爲原黨委書記、執行委員會主席,後者爲原總裁。此外,江志強、鄭亮、王衛、尹磊、李欽、任凱鋒、胡又文、徐春、楊海、王捷、戴潔春、吳哲銳等高級管理人員中,有近一半擁有民生證券履歷。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在談到併購整合案中人事調整普遍存在的潛在影響時提到:“併購整合中的高層人事安排存在權力與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在人事調整安排中進行妥善協調。隨着併購完成,企業權力結構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如何在這種變化中保持企業的穩定運營是一大挑戰。整合不僅要建立統一的目標願景、協作機制與流程,更需與人事調整活動同步進行,以確保併購後高層團隊能夠形成統一的目標和願景,共同推動企業向前發展,並確保高層團隊能夠高效決策,共同應對市場挑戰。”

(編輯:夏欣 審覈: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