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掌握自駕車關鍵技術

虎科大自駕車團隊從系統整合、即時控制到虛實驗證,進行了全方位佈局,成果十分亮眼。圖/虎尾科大提供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致力於培育實務與跨域整合能力的人才,其中以自駕車研發與創新,展現亮眼成果。去年12月起,虎科大自駕車團隊在高鐵雲林站周邊取得路權進行道路測試,累積試驗里程達30公里以上,並配合法規要求,逐步建置自駕上路所需的技術基礎。

自駕車團隊在高鐵雲林站周邊取得路權進行道路測試。圖/虎尾科大提供

●實現智慧移動藍圖

虎科大自駕車次系統技術,整合校內機電跨域團隊進行自主研發,涵蓋定位導航、感知融合、影像辨識、決策控制、人機介面與車聯網整合應用等6大領域,朝向實際道路運行與站點接駁服務的目標邁進。

其中亮點技術,除系統整合、即時控制到虛實驗證,也進行全方位佈局,團隊透過機器人作業系統(ROS)與車載通訊網路(CANbus)跨平臺整合,提供環境感知與控制指令的即時回饋。運用學校自主開發直觀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GUI)建置「電動巴士戰情室」,除可即時監控車輛狀態且更具操作便利性,以利數據蒐集及準確分析。

爲加速開發並降低測試風險,更進一步建置「數位孿生虛實整合測試環境」,爲自駕車與道路場域建立數位分身,接收真實車輛與感測器資料,並在虛擬環境中模擬各種交通狀況,訓練並驗證自駕車次系統反應,讓演算法開發、驗證與調校的週期,更短、更安全、更高效。

虎科大自駕車團隊於授權路權的道路上,進行自動駕駛次系統試驗,過程相當順利成功。圖/虎尾科大提供

●利用生成式設計助攻

在材料應用上,虎科大將航太先進複合材料技術應用於車體結構開發,降低車體重量並提升電池防護,成功使大型電動巴士車身骨架蒙皮減重達65%,大幅提升續航里程及安全性。

電動車興起的時代,許多零組件因與傳統油車不同,皆須做全新的設計或局部修改,才能搭配原機件,虎科大運用人工智慧生成式設計(Generative Design),提供電動車設計與測試的產學研發服務,與國內知名車體組件廠商合作,提升產線智慧製造實作,以期達到全面智慧生產的新樣貌。

虎科大將於下半年挑戰自駕車考照,來年並將規畫申請經濟部「無人載具科技創新沙盒計劃」加速自駕車研發成果的落實應用,協助相關產業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