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大學也招不滿?「都心化」潮引發熱議
國立中山、嘉義等大學出現缺額,反觀輔仁、中原、世新等私校卻滿招,引發「國立大學都心化」爭議。(本報資料照片)
114學年大學分發結果出爐,竟連國立大學也開始出現缺額!包括中山、嘉義、臺中教育等6所國立大學都有招生不足,與輔仁、中原、世新等私校形成鮮明對比。尤其金門大學缺額率高達23.43%,引發「國立大學也逃不過都心化」的討論。
有網友直言,缺額主要集中在音樂、美術等冷門科系,反映現實:「中山音樂系文學院都在柴山上不太方便,女生居多,招不滿情有可原」。也有人說「國立的動作沒有私立乾脆,砍科系不就能滿了」。
另有留言點出少子化與北部集中效應:「北部人寧願留在北部讀私立,也不要去南部讀國立」、「人口持續流入北部,教育大學這類遲早都消失」。還有人酸「房子越蓋越小,沒空間放鋼琴,自然學琴的就少了」。
也有人認爲這並非全面問題:「臺清交成政央興也有音樂系,卻沒有不足額,不就表示中山自己的問題?」甚至有人直白表示:「會念音樂系的根本不缺錢也不選校吧」。
這波缺額引爆不少角度討論,有人歸因少子化,有人歸因科系出路,更有人批評「國立優勢不再」,顯示教育結構正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