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署長陳柏誠 接地氣、高效率 打造國庫新氣象
財政部國庫署署長陳柏誠。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版《財劃法》爭議持續延燒,民衆則是緊盯新青安貸款,加上接下來馬上要普發現金,財政部國庫署近期可說一個頭三個大,加不完的班、開不完的會,身爲國庫署署長的陳柏誠,幾乎每天都是最晚下班的財政部首長。有一天因預知又要加班,特別請司機帶他去買速食,慰勞沒法回家的同仁,沒想到忙到忘記買自己那份,最後以泡麪果腹。
攤開陳柏誠的學經歷,他畢業於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現臺北大學)財稅學系、並取得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學位,一路歷經財政部賦稅署科長、專委、副組長、組長、國庫署組長、賦稅署主秘,再到南區國稅局副局長,之後轉任臺南市政府財稅局長,又回到高雄國稅局局長,然後接任國庫署署長。可說是根正苗紅的財政寶寶,且在賦稅和國庫體系間轉換自如,是少有的多角化人才。
陳柏誠賦稅經歷完整,又有國庫管理債務經驗,且兼具中央與地方稅務經歷,雖然年紀不大,就被上級長官賞識,接下國庫署署長重任的主因。特別是他不僅頭腦聰明、反應也快,對於各項業務熟悉接手的速度都是一流的,十分接地氣的他個性外向、表達能力強,替向來被認爲比較沈悶的國庫署,帶來一番新氣象。
陳柏誠說,相較於他那個年代,許多公務員都是出身軍公教家庭,小時候他家裡是賣面的,好處是不容易餓肚子,但調皮的他,常因爲捉弄妹妹或是沒有幫忙而被追着打,這樣「一路皮到大」的經歷,讓他和傳統形象的公務員不同,他平常喜歡唱歌,各種流行歌曲都可朗朗上口,休閒日也會健身、騎腳踏車或登山,是個「陽光壯年」。
或許因爲小時候家中條件不太好,陳柏誠積極進取,也懂得感恩。他說,其中最感激的就是前財政部長許虞哲,教了他很多東西,雖然許虞哲看起來有點嚴厲,待他卻非常好。他透露,當初促使他想攻讀財稅專業、乃至進入財政部服務,就是先前曾看過許虞哲的專訪,讓他認爲,一定要跟從這樣的長官。
財政爲庶政之母,看似專業度很高,卻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就拿國庫職掌的公股業務爲例,從阻詐到新青安貸款,國庫署都要時刻提醒公股金融機構;普發現金更是大工程,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又不能讓民衆覺得不方便或產生怨言。陳柏誠的聰明、接地氣,除了讓他成爲財政部耀眼的中生代,也有助他帶領國庫完成這些艱難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