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最失控案例 左營軍港擴建 經費增完工延宕

國軍近年引進新武器,不管外購或自制,往往面臨進度延宕、預算追加的問題。不過,最多災多難、時間與金額最失控的案例,當屬海軍左營基地擴建第二港口的「威海計劃」,最早規畫時,訂於二○一九年完工、耗資二九○億元,多年來歷經波折,如今完工時間已延宕到二○三二年,今年又將工程經費提升近五成,達五九○億餘元。

左營軍港身爲海軍最重要基地,但長年來有兩大弱點:一是水深不足,例如紀德級驅逐艦等新式戰艦無法駛入,更大問題是隻有一個出口,戰時一旦被敵堵住,艦隊就宛如甕中捉鱉,只能坐以待斃。

國防部於二○○五年覈定,將左營港向北擴建,開鑿第二齣口,並濬深港池,以利新式艦艇靠泊。

威海計劃先因後勁溪口的蚵仔寮漁港漁筏補償費發放,始終談不攏。二○一○年高雄九一九豪雨成災,時任市長陳菊稱,海軍援中港工地阻礙排水,工程進度幾乎停頓。二○一九年,本案終於進入「委託監造與港口工程施工」階段。

專案完工時間與費用不斷上修,二○○九年,期程延至二○二五年,預算增至三三○億元;二○二○年期限延至二○三二年,預算增至四○四點八億元。今年六月,國防部再度函陳行政院,將總經費增至五九○點八億元,完工年份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