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增英語廣播驅離共機 張競揪出用詞問題擔心引發「他們」抗議

圖爲國軍F-16戰機資料照。(軍聞社)

共軍機艦持續擾臺,近期空軍驅離廣播新增了英文內容,國防部對此迴應,因應敵情威脅、飛航安全等三方面因素,因此自本月1日起,以中、英文進行廣播驅離。對此,海軍中權艦前艦長、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指出,近期曝光的國軍英語廣播錄音用詞存在問題,他擔心這種情況再加上佔用國際救難波道喊話共機,會不會引發民航機駕駛抗議、公開嘲弄我方?

國防部昨(9)日召開記者會,會上有媒體提到,近期注意到國軍廣播驅離時除了中文,還有附加英文,此舉的考量爲何?空軍司令部參謀長王德揚中將回應,爲因應敵情威脅、國際情勢、飛航安全等三方面因素,自本月1日起,以中、英文進行廣播驅離。

張競今在臉書發文指出,首先就廣播喊話對象,有無必要使用英語廣播?其次,若是希望第三者理解我方廣播內容,爲何不直接向第三者喊話說明?針對近日曝光的國軍應與廣播內容「R.O.C. Air Force on guard, attention! PLA aircraft over west of Taiwan, you have enter our airspace, influence our flight safety. Get away!」他指出,「PLA aircraft over west of Taiwan 」顯然缺乏精準度,以此說明喊話廣播指向對象,實在太過於籠統。

再來,「enter our airspace」更是粗略,張競點出,到底是領空還是其他空域?同時,「enter」是文法錯誤,應該是「entered」纔對,假如不是領空,我方是否有權要求對方Get away?這也存在爭議空間。此外,「influence our flight safety」的文法與用詞更是怪異,使用動名詞較爲合理,而且用「affecting, undermining 或 damaging」是不是會比較合適?以影響飛行安全要求對方離開特定空域,這種說法在第三者聽來會覺得合理嗎?

張競也直言,自己很擔心老是佔用國際救難波道來喊話驅離共機,英文又如此「掉渣」,會不會哪天惹毛民航機駕駛抗議,透過國際民航公用頻道,公開嘲弄國軍的廣播驅離用辭缺乏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