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登陸基隆像乞丐兵? 美國檔案曝光:服裝儀容整齊

70軍先頭部隊​1945年10月17日登陸基隆港,精神飽滿穿着新制服鞋子下船。(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美國國家檔案管理局)

70軍先頭部隊​1945年10月17日登陸基隆港,精神飽滿穿着新制服下船。(美國國家檔案管理局)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國軍於10月派遣第70軍接收臺灣,有人批評當時部隊抵達基隆港下船時衣衫襤褸,不像是戰勝國的軍隊,讓臺灣老百姓失望。網路節目《譚兵讀武》還原當時場景,真相就是第一批下船的部隊服裝儀容整齊,並無衣衫襤褸。只是最後一批下船的是編制外的搬運工,服裝當然不甚整齊,纔會留下不好的印象。

《譚兵讀武》主講人老譚指出,第70軍接收北臺灣,第62軍接收南臺灣。1945年10月13日,第70軍在美國海軍協助下搭乘登陸艦,由寧波出發,10月17日抵達基隆。而臺灣海峽10月有東北季風,風浪非常大。

70軍老兵林精武曾寫《烽火碎片》,回憶在美軍登陸艦艙底,因爲是平底的,吐的死去活來。下船時,美軍列隊相送,但船上都是他們的嘔吐物,覺得很慚愧。林精武提到,在基隆碼頭看到的,被美軍炸的破爛不堪,民衆生活狀況和衣着窮困潦倒,「和我們差不多」。

但爲何當時國軍還是被嫌棄?有一種說法是士兵在平底登陸艦暈了3、4天,登陸以後服裝儀容和精神不佳,也很正常。

另一種說法是,根據美軍拍攝的影片,70軍的服裝儀容看起來很整齊。這影片是從美國檔案局找出來的。70軍其中一位連長向正泉,他的兒子去美國檔案局花1個多月時間找到,放在維基百科上。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國軍於10月派遣第70軍接收臺灣,根據美軍拍攝的影片,70軍的服裝儀容整齊清潔。(取自美國國家檔案局)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國軍於10月派遣第70軍接收臺灣。根據美軍拍攝的影片,基隆港邊聚集歡迎的民衆。(取自美國國家檔案局)

《譚兵讀武》主講人老譚詢問向正泉的兒子,70軍的服裝儀容到底好不好?真相到底是什麼?向正泉的兒子說,他父親曾說過,8年抗戰國破財盡,裝備不好是真的。

但70軍登陸基隆時,有軍容好的一面,也有軍容渙散的一面。因爲先頭部隊挑選比較體面的新制服和鞋子,整齊列隊、精神抖擻下船,後面的是衣着老舊的後勤支援補給部隊。

老譚強調,但還有500多人是沒有列入70軍編制的挑夫,也就是張拓蕪《代馬輸卒手記》裡面寫的代替馬匹運輸的人力,這些沒有編制的挑夫,難免衣衫襤褸。只是一般民衆並不知道這些人不屬於正式編制,而把他們當成70軍的一部分,變成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