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籌獲新武器啓動組織編裝調整 汰除老舊、不適合未來戰場裝備

▲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資料照/美國陸軍)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國防部長顧立雄明天(19日)將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針對當前國軍部隊「組織編裝」的問題,根據今日送抵立法院的報告中指出,將以「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爲大原則,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各式無人機、反制無人機系統等新式武器獲裝,同步檢討汰除老舊、不適未來戰場需求裝備,調整部隊編組。

近年,臺灣籌獲諸多新式武器裝備,包括:M1A2T 戰車、海馬士多管火 箭飛彈系統、各式無人機、反制無人機系統、人 攜式防空飛彈及反裝甲武器等。國軍也開始逐步檢討人員的編裝工作。

對此,根據國防部的報告指出,爲強化部隊戰力,建構有效嚇阻的重層防衛,正全面檢討主戰、守備與後備部隊的組織架構、編制規劃和裝備配賦。將以「科技取代 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爲大原則,並落實「可多重備援、具成本效益、能機動及欺敵以達韌性、 致命與去中心化」等不對稱作戰要點。

主戰部隊將配合諸如M1A2T 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各式無人機、反制無人機系統等,同步檢討汰除老舊、不適合未來戰場需求 之裝備,並且調整部隊編組人力,以具備遠距精 準打擊及快速機動應援等能力。

在守備及後備部隊方面,國防部則根據各作戰區實際作戰場景需求、後備動員編管情形、戰力恢復限制與發揮需求等,檢討配賦無人機、自走火砲及人員運輸車輛,強化部隊機動性與火力。

國防部強調,國軍從編裝到訓練都以實戰化、高戰備爲目標,務求符合整體聯合作戰需求,以及各作戰區 因地制宜之相關規劃。

▼臺灣對美採購的首批38輛M1A2T戰車,運抵臺灣。(資料照/軍聞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