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證券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業內稱未普遍收緊、當前槓桿水平中等
兩融餘額不斷創下新高,國金證券率先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
國金證券最新公告顯示,從8月27日起,該公司新開立、北交所以外的股票,適用的融資保證金比例,將上調爲100%。國金證券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稱,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主要出於自身經營考慮,屬於業務常規調整。
第一財經從多家券商獲悉,目前均沒有調整融資保證金比例的計劃。在業內人士看來,國金證券此次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大概率爲個案,而非行業行爲。
近期,兩融餘額創近十年來新高。截至8月26日,兩融餘額達到2.2076萬億元,創2015年6月25日以來新高,相較2015年最高峰時相差654.24萬元;兩融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爲2.34%,低於2015年兩融規模相當時的4%左右。
非行業整體行爲
國金證券此次對融資保證金比例調整,設置了兩個條件:一是除北交所以外的證券,二是8月27日起新開立的融資合約。也就是說,8月27日起新開立的滬深證券融資合約,適用的融資保證金比例上調爲100%。
國金證券對融資保證金比例實施“新老劃斷”。根據公告,8月27日前已開立的融資合約,融資保證金的比例,將按開立時約定計算。
第一財經查閱國金證券網站信息發現,該公司滬深北市場的融資保證金比例,目前均爲100%。
那麼,國金證券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是個例還是行業行爲?
“如果是企業自發行爲,更多還是基於經營策略的調整;如果是行業行爲,則是有意降溫,但目前看大概率是前者。”一位券商非銀分析師對第一財經稱,目前行業沒有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的通知,應該是國金證券的自發行爲。
國金證券相關人士也稱,這次調整主要出於自身經營考慮。
有市場觀點認爲,當前融資需求較爲旺盛,導致大批兩融開戶而資金出現不足,所以需要提高保證金比例。“存在這種可能性,因爲國金證券是民企,整體融資成本相對較高,所以希望融資業務的發展更穩健一點。”上述非銀券商分析師說。
第一財經就此詢問了其他券商,但受訪券商均稱,目前沒有調整融資保證金比例。而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華泰證券等券商網站信息顯示,這些券商滬深交易所的標的證券,融資保證金比例維持在80%的常規水平。
業內稱融資槓桿處於中等水平
融資保證金的比例,關係到客戶可融資買入的金額,比例越小,可融資買入金額越大。
國金證券在公告中稱,上述融資保證金比例調整,將影響投資者信用賬戶的保證金可用餘額。
對於投資者而言,若融資保證金比例由80%上調至100%,相當於原來用80萬元可用保證金,可融資買入100萬元市值的證券,槓桿倍數爲1.25倍;現在則需要100萬元可用保證金,才能買到100萬元市值證券,槓桿倍數降至1倍。槓桿倍數下降,也意味着風險係數降低。
而單家券商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對市場有何影響?對此,上述非銀分析師稱,“單家調整對市場應該沒啥影響,如果行業多數券商上調,則對市場影響較大。”
A股融資保證金比例,至今已經發生多次演變。2006年8月,滬深交易所發佈融資融券交易試點實施細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融資保證金比例不得低於50%,即最高可達兩倍槓桿。2015年11月,滬深交易所修訂細則,將融資保證金比例從50%上調至100%,即最高一倍槓桿。
上一次全行業調整保證金比例,還是在2023年9月,滬深北交易所將投資者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兩年之後的今天,A股兩融餘額已創近十年新高。
根據Wind數據,截至8月26日,兩融餘額達到2.2076萬億元,創2015年6月25日以來新高;兩融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爲2.34%,而2015年融資規模相當時的這一比例在4%左右。
A股兩融餘額的最高峰,是在2015年6月18日,規模達到爲2.27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達到4.27%。與之相比,當前兩融規模相較最高峰時相差654.24億元。
融資規模方面,截至8月26日,融資餘額達到2.19萬億元,佔流通市值的比例爲2.32%。2015年6月18日,融資餘額最高峰值爲2.2666萬億元,佔流通市值比例爲4.26%。
東海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陶聖禹認爲,目前融資槓桿處於中等水平,主要是從嚴監嚴管的制度框架、機構佔比提升的投資者結構和新質生產力驅動的市場行情來看,當前階段和2015年比有多方面的不同,所以槓桿比例仍然不是太高。如果後續市場熱度持續上升,以及整體投資風格與監管指引出現偏移,可能會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以實現降溫。
值班編輯: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