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署、外交部合辦「外交小尖兵」營隊 優秀學員可赴美交流

國教署表示,外交小尖兵營隊課程內容涵蓋「科技與外交」、「文化價值取向及世界文化」、「跨文化溝通能力」、「國際政治探討與時事閱讀」、「國際禮儀溝通」以及「英語溝通與提問技巧」等面向。圖/國教署提供

教育部與外交部合辦114年度「外交小尖兵–英語種籽隊培訓營」,北區場次於7月25日於羅東高中落幕,60位來自不同縣市的學員齊聚一堂。在爲期5天的密集訓練後,學員們以全英語簡報呈現成果,從個人身分認同的形塑,談到臺灣半導體產業如何和世界接軌,表現優異者更可赴美與當地公部門交流。

國教署表示,外交小尖兵營隊課程內容涵蓋「科技與外交」、「文化價值取向及世界文化」、「跨文化溝通能力」、「國際政治探討與時事閱讀」、「國際禮儀溝通」以及「英語溝通與提問技巧」等面向,透過小組合作、情境演練與跨文化互動,引導學員在學習中發掘自身潛能,並培養國際移動力。

學員們在最後的成果發表會中,運用全英語進行小組簡報,有組別聚焦臺灣半導體產業,從智慧農業、電動車應用到國際合作說明臺灣如何以科技優勢與世界接軌。亦有組別以「What are different groups that we can belong to?」爲題,從家庭教養、教育體制到團隊互動等層面,探討個體如何在文化背景中形塑自我與身分認同。

有學員表示,過去很少有機會用全英語進行團隊討論與簡報,這次營隊不僅挑戰語言能力,更讓自己學會如何傾聽與尊重他人觀點,也更有自信以英文清楚表達意見。亦有學員分享,此次最大的收穫不只是語言能力的提升,而是在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儕合作過程中,學習表達、協調與解決問題,這是平時課堂中難以獲得的寶貴經驗。

國教署副署長許麗娟盼學生能借此開啓對國際事務的興趣,在未來持續開拓國際視野。北區營隊亦將選出6位表現優異學員,與中區、南區場次共18名學員組成參訪團,於8月下旬由外交部率隊赴美國,與當地學校及公部門進行交流。藉由親身踏入國際現場,學員將有機會實地觀察、反思所學,拓展對世界的理解,並累積未來參與國際事務的經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