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不要輕信「網紅醫生」
7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新聞發佈會,重點圍繞小暑時節中醫保健、食品安全、夏季傳染病、消化系統疾病以及醫療美容等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鬍強強主持這場發佈會,出席發佈會的嘉賓包括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李景南先生、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王永前先生、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任醫師王鳳雲女士和天津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張穎女士等。
當前,醫療科普是短視頻平臺的熱門話題,越來越多的醫生通過直播和短視頻來傳播健康科普知識。但是,有的「網紅醫生」把醫療科普當做牟利工具,濫用專業權威爲自己背書,假借科普名義違規導醫導診,線上問診,線下引流,直播帶貨甚至高價開藥;還有的「網紅醫生」通過誇大治療效果、虛構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誤導公衆、斂財牟利。
針對此種現象,胡強強在發佈會上表示,這些行爲嚴重違反了互聯網診療管理和廣告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請大家不要輕信,防止上當受騙。按照相關規定,患者需在線下實體醫療機構完成首診並明確診斷後,纔可通過具備資質的互聯網醫院進行復診。生命不是兒戲,醫療質量安全是底線。大家可以登錄國家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服務欄目查詢全國醫療機構信息。
「下一步,國家健康委將與相關部門一起,加大互聯網健康科普亂象的整治力度,維護人民羣衆的健康權益。」胡強強說。
以下爲發佈會主要內容,健康界對發佈會內容進行了不改變原義的刪減和修改:
「生酮飲食」不適用於普通人羣
「生酮飲食」是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減肥方式,這是一種極低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高脂肪的飲食方式。據說吃了「生酮飲食」之後可以很快降低體重,不過,也有很多人擔心長期“生酮飲食”會對健康有危害。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方海琴詳細介紹了「生酮飲食」。她指出,不推薦普通人羣採用「生酮飲食」這種方式來減肥。「生酮飲食」原本在醫學上是適用於特定的人羣,比如難治性癲癇病人的營養治療方式。只有在嚴密的醫學監督且能確保安全的條件下適用,它並不適合所有人,而且如果長期採用「生酮飲食」這種方式來減肥是存在一定健康風險的。
具體而言,短期內,可以通過「生酮飲食」有一定的減肥作用。但是長期,比如超過1-2年效果就不顯著,甚至還會有明顯的危害。這是因爲在“生酮飲食”期間,人體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足,機體就開始分解脂肪,產生酮體,依靠酮體供能,酮體的積聚會使體內的酸鹼平衡紊亂,可能會誘發酮症酸中毒。
同時,在「生酮飲食」的模式下,蔬菜、水果、穀物攝入都不足,所以會造成營養素攝入不足,甚至營養失衡。比如長期的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就會造成大腦的能量供應不足,也會加重肝腎和心腦血管的負擔。有一些人羣就會出現頭痛、暈眩、乏力甚至便秘等不良反應,所以說不建議普通人羣將「生酮飲食」作爲減肥方式。
「總之,建議大家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增加體育鍛煉,通過合理膳食、吃動平衡,可以很好減脂塑形、保持健康。」
掃碼對話本文作者
分享線索、探討合作,加入社羣
不能盲目進行醫療美容術前需提醒風險
進入暑期,尤其是高考之後都會出現一陣「醫美」熱潮,進行醫療整形美容的人羣也會相應有所增多。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王永前詳細解釋了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區別。他指出,醫療美容就是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或者是其他具有創傷性、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各部位的形態進行修復或者重塑。例如,雙眼皮手術,激光美容,打除皺針等等。整形外科主要做組織修復與重建,側重於疾病的治療,例如脣裂修復、瘢痕整形;生活美容是非侵入性的美容服務,比如貼敷面膜,不在醫療場所開展。
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的機構必須是醫療機構。爲了保證醫療美容服務的安全和質量,國家對於醫療美容機構的設置和執業人員的資質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可以在國家衛健委的官網上去查詢醫療機構的執業許可信息。而在生活美容機構或者在家自行做醫療美容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注射美容,可能會導致危及生命安全。
王永前繼續提醒道,醫療美容的本質是醫療行爲。不要因爲貪圖便宜或者是心存僥倖,在生活美容機構、美甲店、採耳店等非醫療機構去進行手術、激光治療、注射治療,或者是自己在家注射除皺針,這樣就會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置入到一個險境。一旦出現不良反應以後,往往會嚴重危及生命安全,甚至導致死亡。所以,一定要在有資質的醫療機構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操作。
他在會上明確表示,「‘微整形’沒有風險」這個說法是錯誤的。醫療美容分爲手術類和非手術類兩大類。手術類就包括雙眼皮、隆鼻、吸脂、面部輪廓整形等。非手術類包括激光治療、注射美容、線技術(也叫「線雕」)等,這些非手術的技術俗稱「微整形」。「微整形」的創傷小、恢復快,風險相對較低,但並不是沒有風險,需要在醫療機構接受相關的治療。
「總之,應該充分了解醫療美容項目的風險和實際的效果,前往醫療機構、使用正規的產品和器械,這樣風險就會大大降低。相反則會出現問題,比如肉毒素的注射,如果用的是假藥,就可能出現中毒;比如說激光美容,如果是操作不規範,或者是產品不合格,也可能導致灼傷。如果癒合不良的話,會遺留瘢痕。因此,大家除了要注重外表的美麗之外,更要重視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對於,未成年人可以做「醫美」嗎?王永前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表示,首先不建議未成年人接受醫美手術。這是因爲未成年人的生理狀態還沒有發育成熟,審美觀也在形成的階段,會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容易受到外界宣傳的影響,去盲目地追求不切實際的美容效果。
同時,未成年人對手術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一旦出現手術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容易造成心理的創傷。因此,家長要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引導,幫助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形成健康自然的審美追求,避免「外貌焦慮」。同時要告知未成年人手術的風險。
對於高考後有很多年輕人選擇雙眼皮手術,他認爲,應該提醒學生手術的風險,包括雙眼皮手術可能有術後的效果不理想,恢復期也相對較長,術後3個月內是瘢痕的增生高峰期。總之,一定要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和找專業的醫生進行治療。
1.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5年7月4日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宣傳司,2025-07-04
健康界出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若違規轉載,必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 | 健康界根據公開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