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全國98%的縣醫院能提供兒科服務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丁亦鑫)7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兒科、精神衛生服務、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和縣域血液透析服務等四件爲民服務實事進展情況。

“兒童健康關乎千萬家庭,我們一直致力於健全兒科的服務體系,更好提供兒科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李大川表示,今年通過開展“兒科服務年”行動,從以下幾個方面,持續提升兒科服務能力,增強兒科服務的連續性和便利性:

一是構建高質量的兒童醫療服務體系。落實好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和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功能定位。三家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幫扶醫療機構提高醫療服務能力,發展新業務、新技術,培養高層次的兒科醫學人才。六個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覆蓋了東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五大區域,爲當地區域提供很好的醫療服務。

同時,強化省市縣級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兒科在整個兒童醫療服務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指導各個省科學規劃二、三級醫院的兒科設置,努力擴大兒科服務供給,讓患兒能夠就近就便就醫。截至到目前,全國近8000家綜合醫院、98%的縣醫院都能夠提供兒科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提供兒科服務的比例也超過了80%。

二是以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爲載體,爲轄區兒童提供系統、連續的兒科醫療服務。同時發揮兒科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作用,提升兒科醫療服務能力和同質化水平。已有超過300家兒童醫院及有兒科的綜合醫院牽頭組建兒科的醫療服務聯合體。

三是構建兒童重大疾病的診療協作網絡。指導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特別是省級衛生行政部門,依託省內高水平醫院,圍繞兒童重大疾病,包括重症、腫瘤、血液系統疾病、感染、罕見病這些診療服務需求,構建一個兒童重大疾病診療協作網絡,通過網絡提高兒童重大疾病識別、診療、救治水平,確保兒童重大疾病在一定區域內得到及時救治。

會上,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黨委書記餘納還介紹說,利用區域優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牽頭成立了“粵港澳兒科醫療救援轉運聯盟”,服務版圖延伸至港澳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18個地級市38家醫療機構。“聯盟圍繞疑難重症,建立了跨區的轉診和會診機制,暢通了從高鐵、公路到航空的三維應急轉運渠道,與澳門鏡湖醫院等港澳地區常態化開展了跨境重症兒童的轉運,聯盟內的單位年轉運患兒達到1000餘人次。”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