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綠色園區數量江西位居全國第五
8月13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新聞發佈會在南昌召開。
2025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週年、“雙碳”目標提出5週年。發佈會上,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兵表示,江西省圍繞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的部署要求,強化系統觀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碳達峰十大行動”取得積極成效。
工業領域碳達峰提檔升級。深化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建設3個國家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羣;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1.16萬億元,新能源產業規模營業收入達4000億元。建立區域製造業綠色發展評價體系,開展“江西綠色製造服務行”,累計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244家,國家級綠色園區數量居全國第五。“十四五”前4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6.4%、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
綠色低碳科技創新不斷深化。實施兩批江西省重點研發計劃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組織多項綠色低碳技術攻關,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破解特色鋰礦石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技術瓶頸。成立省碳中和研究中心,在全國首創組建生態環境領域江西省重點實驗室聯盟,累計建設省實驗室2個、省級研發平臺超400家。構建“1+M+N”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發佈並動態更新省級綠色技術推廣目錄,7項綠色技術入選國家推廣目錄,國家級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範項目實現零的突破。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級生態環境監察專員楊鵬表示,2017年以來,我省已創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0個,數量居全國第四。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評選,創建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44個。這些地區根據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功能定位等特徵,因地制宜探索了“添綠增金”“點綠成金”“守綠換金”“綠色資本”等多種“兩山”轉化路徑,讓生態文明理念在贛鄱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