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中央政府施援手 助韓企活下去

路透社指出,就在川普總統威脅要對韓國輸美的產品,徵收高達25%關稅的前幾天,韓國終於趕在八月一日關稅談判大限前,跟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最後,韓國的關稅降到15%,但還是高於10%的基本稅率,以及韓美FTA(自由貿易協定)內近乎是零的出口關稅。

韓國新總統李在明即將赴美訪問,政治專家認爲,川普可能會利用這次高峰會,想在國防費用以及企業投資等,部分未在協議中的問題上,讓韓國做出更多讓步。因此,非關稅障礙(NTB)以及韓元匯價也可能會搬上臺面討論。

路透社表示,對於這份韓美貿易協議,給予正面解讀的韓國財政部指出,該份共識降低了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協議內的3,500億美元投資計劃,將爲韓企提供新的商機,深化韓美經濟合作,有助於建立更穩定的供應鏈。

李在明政府也趁機祭出更多政策,包括培養人工智慧AI、半導體,以及韓國內容(K-content)等新興產業,並納入將於八月中下旬公佈的經濟成長策略和預算計劃書中。

這裡的韓國內容,是指韓國製作的一系列文化和娛樂產品,從韓國流行音樂,到在全球蓬勃發展的韓劇等。韓國財政部在跟當地主要商業團體會談時,允諾將把法規修得更完善,好振興各項產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週根據美國關稅談判的進度,上修今年大多數已開發經濟體以及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成長預估,不過,韓國卻是例外,因2025年GDP估值已從1%,下修到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