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參院改選若執政黨選輸 對日人會有什麼影響

首先在政治方面,根據最近日媒民調結果,自民黨執政聯盟可能會選輸,因日本與美國尚未達成貿易協議,故政治上將出現不穩定的風險,外界憂心,日本政府公債將續增。日本的債務佔GDP比重已高達250%,是全球已開發國家中最高的。

首相石破茂被視爲是財政鷹派( fiscal hawk),也就是想借由削減政府支出,來降低財政赤字以及減少公債等。若日後變成預算大增以及減收消費稅的話,已經升到幾十年高點的日本公債殖利率,有機會繼續上升。

政治觀察家指出,如果執政黨聯盟小輸,石破茂應可繼續當首相,且會尋求跟反對黨合作,好讓法案在國會中通過。如果不幸慘敗,石破茂就可能會下臺,自民黨會改選領導人並選出繼任者。不過,新日相從反對黨中出現的可能性不高。

分析師認爲,無論日本這次選舉結果如何,中央政府都會增加支出,因爲石破茂已答應要向日本家庭提供現金補助,解決生活成本增加的問題,預計3.5兆日圓,約236億美元的補貼金額,將由政府的稅收來支付。

倘若自民黨執政聯盟大敗,日本政府支出可能會暴增,因此,包括自民黨本身以及反對黨,都會要求中央執行更多政策來緩解日本民衆的生計壓力。據悉,日本將在今年秋天前後追加額外預算,至少10兆日圓左右,可能需要再另外發行公債。

日本的消費稅(consumption tax)一般來說是10%,但食品除外的商品或服務消費稅則是8%。其實消費稅以及銷售稅可說是相同的賦稅種類,只是在不同的國家或區域,使用不一樣的名稱。

日本反對黨屢屢要求執政黨要降低消費稅,但石破茂政府卻總是忽略掉這個議題。日本社會老齡化是全球數一數二嚴重的,消費稅是支付各項社會福利的主要來源之一。假如選輸了,萬一真的降低消費稅,日本政府恐將出現龐大的財政缺口。

對日本政府收入來說,不包括髮行的各種公債,消費稅就是最大的來源。2025財年期間,日本消費稅預估可收到25兆日圓,佔總預算約21.6%。倘若消費稅率降低一半,日本的財政收入也會少掉至少10兆日圓以上。不過,削減銷售稅需要國會通過立法,最早也要等到明年四月纔看得到。

政治學者指出,日本這次參院改選最不樂見的結果,就是日本主權債務(sovereign debt)評等被下調,嚴重的話日本政府公債、日圓以及日股都會被同時拋售,日本銀行業者的美元融資成本將會大大增加。

國際信評公司穆迪(Moody's Ratings)認爲,減收消費稅可能會對日本的評等有負面的效果,不過,具體來說還是要看降低消費稅的範圍以及持續的時間來判定。穆迪把日本的評等設在A1,是第五高,至於最高等級則是Aaa。

不論是自民黨執政聯盟,還是日本最大反對黨立憲民主黨(CDP),雙雙都相當贊成日本能逐步升息。如果其它較小反對黨的影響力變大,日本央行或許會放慢升息的腳步。

分析師表示,除非石破茂的日相地位被像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如此倡議大膽貨幣寬鬆政策的人士給取代,否則日本央行長期升息的趨勢不太可能改變。高市早苗在2024年自民黨黨魁選舉中,被石破茂最後僅以多出的21票給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