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高度肯定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水平和成效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高敬)記者11日從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獲悉,今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國際原子能機構應中方邀請來華開展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領域綜合監管評估,高度肯定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水平和成效,認定多項良好實踐和業績可在國際社會推廣。

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與國際原子能機構11日在京舉辦聯合新聞發佈會。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李治國介紹,我國的運行核設施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記錄,在建核設施建造質量總體受控,全國在用放射源和射線裝置安全受控,全國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公衆健康和環境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據悉,綜合評估是國際原子能機構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同行評估之一。評估團隊由來自17個國家核安全監管部門的20名高級監管代表、4名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和1名觀察員組成,對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全面、深入、客觀的評估。

評估團隊充分肯定了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成績。評估團隊負責人、英國核安全監管辦公室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監督員福伊表示:“中國運用創新技術提升監管效能的實踐值得各國借鑑。”

評估團隊一致認可我國核安全監管體系三項良好實踐可供國際同行學習借鑑:一是組織核工業產業鏈各方高層代表定期就國內外核安全發展情況開展交流,確保全行業同頻共振、一致推動核安全水平持續提升;二是積極開發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核監管效率、安全性及創新性;三是利用大數據和實時監測技術開發多個集成數據平臺,通過提升安全信息分析能力強化監管,支持監管部門及相關單位做出及時、有效決策。

同時,評估團隊也提出了建設性建議,將持續助力我國進一步提高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水平,加快構建現代化核安全監管體系,實現高水平核安全和核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良性互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