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學堂/泰柬衝突導火線…高棉古廟之爭 國際法院愈理愈亂
泰國和柬埔寨長年因爲邊境地區古寺廟歸屬問題關係緊張。圖爲千年古廟普里維希神廟,七月廿四日攝於柬國普里維希省。法新社
柬埔寨西北部的山林曾是過去高棉文明的繁榮中心,當地數座可追溯到高棉帝國時期的古老寺廟現在卻成爲泰國、柬埔寨衝突的焦點。泰柬邊境爭端已持續數十年,期間雙方爲了爭奪古寺廟羣幾次交火。七月下旬戰火升溫,一度讓兩國共卅多萬人逃離家園。
邊界畫定 多年懸而未決
紐約時報七月報導,柬埔寨西北部控制權在近幾世紀多次易主。起初,高棉帝國疆域曾涵蓋現在的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越南局部地區,其影響力甚至曾觸及中國南部。存在於九至十五世紀的高棉帝國最終衰落,柬埔寨西北部部分地方落入暹羅(泰國舊名)統治。
在殖民時期,該地區被割讓給法國統治的印度支那,其後泰柬雙邊始終未能畫定彼此完全滿意的邊界。不過,誰該控制高棉時代寺廟羣雖懸而未決,雙方很少發生直接武裝衝突。七月下旬衝突升級,始於泰國的政治危機,即泰國總理貝東塔被認爲在六月的一場通話,就邊境問題向柬埔寨前總理洪森低頭。
衝突爆發時,洪森在社羣媒體發文指稱,泰國軍方一名指揮官在七月廿三日下令關閉位於泰國邊境一側、歸屬權存在爭議的「大塔牟神廟」,並在七月廿四日向柬埔寨軍隊開火,從而「挑起這場戰爭」。泰國則指責是柬埔寨挑起衝突。
雙邊會議 無助化解爭端
關於該地區邊界的畫定及古寺廟歸屬,就連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國際法院(ICJ)也未能解決。一九六二年,國際法院將有千年歷史的「普里維希神廟」主權判給柬埔寨。二○一三年,國際法院試圖釐清一九六二年的決定,表示柬埔寨對該寺廟周邊區域擁有主權,但未明定更大爭議區域的控制權歸屬。
美聯社報導,國際法院一九六二年的裁決成爲泰柬關係一大芒刺。二○一一年雙方就爆發幾波軍事衝突,造成約廿人喪生。衝突最激烈時,曾導致三點六萬人流離失所。
泰國一直主張採取更具雙邊性的方式解決問題,二○○○年也成立「聯合邊界委員會」以利化解爭端。柬埔寨曾透過該委員會與泰方接觸,但這些會議往往無實質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