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學堂/「算力」集中美中歐 新型數位落差

全球多數先進資料中心是由美國和中國大陸企業營運。圖爲愛荷華州康瑟布拉夫斯的谷歌資料中心,攝於二○一九年一月。路透

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但世界各國「算力」分配不均,成爲新型全球數位落差。算力即電腦處理數據的能力,可用於打造先進AI,但學者指出,提供算力、用來開發最複雜AI系統的資料中心,逾半數都位於美國、中國大陸和歐洲。缺乏算力的國家,恐在科學研究、企業成長等方面受限。

圖/聯合報提供

非洲南美洲 幾無AI運算重鎮

紐約時報六月報導,英國牛津大學學者彙整的資料指出,全球效能最強的資料中心過半位於美、中、歐三地。這類大型設施由衆多晶片和電腦組成,全球約兩百個國家中僅卅二國境內有這類設施。牛津大學資料和其他研究也指出,全球企業和機構用於AI工作的資料中心,逾九成是由美、中兩國的企業營運,其影響力特別大。

資料中心提供業界術語所謂的「算力」,但相較於美中歐等地,非洲和南美洲幾乎沒有AI運算重鎮;印度至少有五座,日本至少四座,逾一百五十個國家一座都沒有。全球最常用的AI系統,即用來驅動OpenAI旗下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的系統,英文、中文的應對都最出色準確,這也正是擁有大量資料中心的國家講的語言。

取得尖端設備的科技巨頭,正利用AI來處理資料、將工作自動化並開發新服務。研發新藥和基因編輯等科學突破,也要仰賴算力強大的電腦。此外,AI驅動的軍事武器也正投入到戰場。若國家只具備少量、或根本沒有AI算力,將在科學工作、新興企業成長和留纔等方面遇瓶頸。

運算生產國 影響力堪比油國

與同僚共同執行AI資料中心研究的牛津大學教授萊頓維塔說,石油生產國以往在國際事務享有格外影響力,但在不遠未來,AI扮演驅動角色,「運算生產國」因爲掌控關鍵資源,將取得類似的國際影響力。

聯合國四月警告,若各國未在AI方面採取行動,相關數位落差將擴大。聯合國說,全球四成AI科技投資僅來自一百家公司,其中大部分位於美、中兩國;全球科技巨頭將「掌控這項技術的未來」。

這種落差的成因,部分源自於一種各方都想要的元件,即名爲繪圖處理器(GPU)的微晶片。要生產這種晶片,得先有重金打造的工廠。目前GPU主要來自美國晶片業者輝達(NVIDIA),會大量裝設在資料中心來提供算力,以便打造、交付尖端AI模型。

算力即電腦處理數據的能力,可用於打造先進AI,先進資料中心的繪圖處理器(GPU)很多來自輝達。圖爲輝達GTC技術大會展出的資料中心伺服器和元件。路透

GPU價格高昂 水電用量也驚人

但要取得這些晶片很困難。晶片價格已隨着需求增長而飆升,各方都想搶先下訂單。其他挑戰還有,大量放有這類晶片的大型資料中心,用電、用水量都很驚人。

紐時引述來自廿國的廿多名科技業主管和專家訪談指出,許多富裕國家可使用資料中心的晶片,其他國家卻正被拋下。常見作法是向海外資料中心租用算力,但可能碰上挑戰,包括成本高昂、連接速度較慢、必須遵守不同法規,以及容易受到美、中企業牽制。

前述牛津大學研究的範圍,雖未涵蓋所有資料中心,但資料中心集中的趨勢無庸置疑。美國企業營運的AI運算樞紐就高達八十七座,幾乎佔全球三分之二;中國企業營運卅九座,歐洲企業六座。

新地緣政治 恐改寫經濟秩序

紐時說,算力分佈的落差正影響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產生新的依賴關係,並讓各國爭相避免在這場科技競逐裡出局。AI和算力的競爭,可能改寫經濟秩序、造就科學新發現,改變人們生活工作的方式。由於AI算力相當珍貴,微晶片等資料中心的元件,也成爲美中外交和貿易政策關鍵一環。

現代資料中心相較過去已有大幅進展。舊時資料中心驅動電子郵件、影片串流等較簡單工作,現在則充斥高效能晶片,用電驚人,建造成本高昂,其需要搭配的基礎建設也不是各國都能提供。當這些資料中心主要由少數科技巨頭掌控,算力分配落差的影響正開始顯現。

由數十個非洲國家、國際組織和全球私部門參與者組成、致力協調非洲各地數位政策的「智慧非洲」聯盟執行長科內說,AI革命的核心存在着算力落差的問題,「這不只是硬體問題。這有關我們數位未來的主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