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學堂/日國債危機逼近 降評風險激增

民衆減稅呼聲起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期表示,債務問題已達危機程度,但通膨讓民衆不滿,不少抗議者要求取消消費稅。圖爲二○二三年「稅」被選爲日本年度漢字。(美聯社)

日債殖利率飆升日本央行多年來大量購買日本公債,但去年以來已減少購買,導致長期日債的殖利率飆升,美國關稅又增加問題複雜性。(歐新社)

低利率讓日本向來能以舉債支援公共支出,作爲應對國內問題方法之一。但日本政府債務已高達近九兆美元(約臺幣二七二兆元),超過其經濟規模的兩倍,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期還曾將該國預算狀況,與二○○九年陷入債務危機的希臘做比較。日本財務省前官員擔心,日本公債的信評恐將像近期美債一樣被降等。

負利率不再 日政府舉債更受限

舉債挹注的公共支出,有助日本中央政府提供優渥補助給各地處於困境的農民和人口外移的鄉村,新冠疫情期間也藉此提供紓困,後來也用於國防開支及補貼民衆應對通貨膨脹。但現在日本政府要花錢,將不像以前簡單。多年來的負利率讓日本政府借錢容易,但隨着日本央行日本銀行改變負利率政策,政府開銷的限制將更嚴峻。

紐約時報五月底報導,石破在最近政府會議上,已對利率升高提出警告。多數經濟學家和官員同意,日本短期內還不會走向財政崩盤。大多數日本公債是由日本銀行和其國內金融機構持有,意味資金突然被抽離日本的風險不高。但日本政府當前開支方式還能維持多久,愈來愈受到質疑。

日本人口老化 鄉村年金需挹注

現狀破裂的可能性長期存在。日本人口老化正使社會安全預算受到壓力,鄉村地區經濟狀況也正走下坡。同時,仍要挹注年金,中央政府也對幾乎所有較小行政區提供補助,來支持在地產業並協助維護道路和學校。

日本財務省前事務次官矢野康治說,日本「正閃着幾盞黃燈,有的可能隨時會變紅燈」;借貸成本上漲的風險確實存在,日債有「顯著風險」會和美債一樣被降評。

日通膨復甦 非正式員工壓力大

日本參議院預計七月改選,被視爲是對石破所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自民黨)的考驗。過去七○年來,自民黨幾乎一直把持政權。部分分析家說,自民黨近幾年能掌握政權,部分可歸因於該黨能透過政府開支,來壓制其他先進民主國家出現的一些民粹主義反對力量。

最近,日本也開始歷經規模較小的民粹主義衝擊。過去三年,通膨在停滯數十年後復甦,讓日本消費者受到壓力,特別是對薪資落後全職員工的大量非正式員工。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日本前瞻」(Japan Foresight)創辦人哈里斯說,歐洲和北美部分地區的民粹主義者通常贏得鄉村居民支持,但在日本,民粹較多是都市發生的現象。

反控制赤字 民粹在都會區醞釀

公衆的許多不滿近期也凝聚成憤怒,矛頭指向試圖控制日本赤字的人。過去一年,有抗議者聚集在東京市中心的財務省大樓前,有時吸引大約千人,這對少有大規模示威抗議的日本來說,已算值得注意。他們訴求包括取消全國性的消費稅並解散財務省;該部會長期被視爲設法約束開支。

日本消費稅曾在二○一九年調升以減少政府赤字。今夏參議院選舉前,已有幾個在野黨端出如何減稅的計劃。

財政政策走向 自民黨內有歧見

石破說自己反對削減消費稅,但自民黨內有一派抱持擴張性財政政策立場,反對石破看法。他們認爲,對於基本上可藉由央行替自身融資的國家,政府赤字大抵無關緊要。在自民黨去年九月黨魁選舉以少量差距敗給石破的高市早苗主張,該黨應提出自己的減稅提案,並說石破拒絕端出減少消費稅的政見,實質上是放棄今夏的選舉。

前財務省官員矢野康治說,日本過去五年的負債與國內生產毛額比(debt-to-GDP ratio)超過百分之兩百,債權人遲早會覺得應該適可而止。矢野將現況形容爲一鍋加熱中的湯,冒出沸騰的泡泡,「利率將會激增」。

相較下,美國的負債與GDP比例較接近百分之百。美國國會推行的減稅法案,可能推升該數字到百分之一百三十,這也是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穆迪五月十六日將美國債信評等從Aaa降至Aa1的部分原因。

財政重整 日本得開始落實承諾

多年來,日本鉅額債務的償債成本一直可控,部分原因是日本央行大量購買日本公債,但去年以來已減少購買;私部門的需求疲軟,也導致這些長期日債的殖利率飆升。

投資集團中信里昂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愛司克森表示,短期內日本不太可能會面臨類似希臘的處境,美國關稅造成的經濟不確定性,也使日本政府不宜在這個時候大幅限制開支;但鑑於日本經濟成長前景仍受限等因素,日本將得開始落實其財政重整的承諾。

日本30年期公債殖利率 製表/高詣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