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無車日!新北邀市民體驗最美218公里河濱自行車道
金色水岸自行車道。(新北市高灘處提供)
9月22日是全球響應的「國際無車日」(World Car Free Day)。這個源自歐洲的環保運動,鼓勵大家在這一天放下車鑰匙,改搭大衆運輸、騎自行車或用步行,爲城市降點溫、也替自己生活加點綠。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響應無車日,邀請市民一同騎上單車,沿着河岸的綠色廊道慢騎,感受新北自行車道的美麗與自在。
高灘處長黃裕斌說明,自鶯歌至三重大漢溪堤外便道完工啓用後,新北河濱自行車道原210公里增至218公里,爲全臺最長河濱自行車道,從淡水、八里、大漢溪、新店溪到基隆河,共有7條自行車道串聯北北基桃,是北臺灣重要的河濱自行車道交通動脈,且沿途設施多元且河岸美景深受民衆喜愛。
二重環狀自行車道。(新北市高灘處提供)
此外,爲了讓民衆更安心地享受自行車道,近年來積極推動自行車道改善與升級。例如2022年擴寬大漢溪自行車道、2024年完成優化八里水岸自行車道等,使自行車道路更平坦寬敞,增設護欄、照明設施及改善休憩節點,提升安全且舒適的河岸環境。
黃裕斌指出,淡水金色水岸自行車道優化工程已於今年開工,沿線工程預計於2027年完工。屆時路寬將拓增至4公尺,並增設休憩平臺、觀景點與遮蔭設施。未來,隨着淡江大橋完工,淡水金色水岸將與八里左岸無縫銜接,形成「淡水—八里環狀觀光圈」,讓民衆可輕鬆串游淡水老街、八里渡船頭與十三行博物館等,體驗河岸風光與地方文化的完美融合。這不僅提升了休閒旅遊的品質,更有助於觀光發展與城市魅力的再造。
除了休閒觀光功能,新北河濱自行車道也肩負着通勤的重要角色。市府自2019年起推動「自行車通勤綠廊」計劃,以河濱自行車道爲主軸,串連市區自行車道、人車共道與慢車道,並在堤內外增設明確的導引標誌,協助騎士從河濱快速進入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