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失智症日前夕!千歲志工團「以老護老」陪伴長輩

▲千歲志工團走入機構以老護老陪伴長輩。(圖/記者楊晨東翻攝)

記者楊晨東/臺東報導

每年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面對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持續攀升,臺東縣議員陳宏宗服務處與關山鎮「北庒社區高齡志工隊」17日提前舉辦關懷行動,走進聖十字架療養院與關福綜合長照機構,帶着歌舞表演與親手製作的豆花,與院內長輩共度溫馨時光。

志工隊理事長鍾水源表示,團員年齡加總已超過一千歲,這次特別以「老人護老」的心情準備點心與音樂演出,希望透過陪伴與互動,爲院內長者帶來快樂。他說,自己年近80歲,仍感謝能參與服務,未來也會持續推動高齡志工行動,讓更多長者在陪伴中感受幸福。

活動中,志工們準備香甜豆花,搭配林仁秋的薩克斯風演奏與團員樂器伴奏,氣氛溫馨熱鬧。陳宏宗則致贈「關山米乖乖」零嘴與「平安米」,感謝機構平日對長者的細心照護。長照機構表示,服務對象涵蓋65歲以上失能者、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50至64歲身心障礙者及49歲以下失能或身心障礙者,皆可申請協助。

陳宏宗指出,臺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超過20%。根據衛福部及臺灣失智症協會推估,2024年全臺失智人口已逾35萬人,2050年更可能突破86萬人,相當於65歲以上每12至13人就有1人失智。這不僅是醫療照護的挑戰,也凸顯政府與民間共同正視的迫切性。

他強調,藉由社區力量與高齡志工的投入,不僅能減緩長者孤立感,更能展現社會互助精神。希望未來透過持續的社區參與與公共政策支持,共同爲高齡化社會打造更友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