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一日遊彰化王功看燈塔摸蚵串 愛上王功這2大優點
臺灣基督教生命之道協會20名學生在潮間帶觀察生物。圖/王功蚵藝文化協會提供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動「壯遊引力─匯聚國際青年創新計劃」,20名國際生來到彰化縣王功壯遊一日,參觀臺灣最年輕的燈塔,走踏潮間帶,認識當地的牡蠣養殖產業;美國學生說,王功小而美,我愛上這裡不是因爲風景,而是人的善良和勤勉。
臺灣基督教生命之道協會(Word of Life Taiwan,簡稱SYME)的20名美、墨等國學生,搭乘遊覽車到彰化縣芳苑鄉王功,參加王功蚵藝文化協會主辦的「跨文化探索—外國學生一日王功人」活動。到達協會後,學生換穿雨鞋,由協會人員、志工和新住民帶領走進潮間帶,摸掛着蚵殼的繩索,俯身觀察蚵礁和泥灘裡的生物。
翻譯人員轉譯王功、潮間帶、養牡蠣的歷史,從海洋變遷、文化融合到社區營造講到發展現況,陽光雖熾熱但國際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王功蚵藝文化協會理事長樑鳳蓉今指出,這個活動只是開始,未來期待更多國際生真正認識、瞭解王功,成爲短暫的「在地人」。
「我沒想到我會這麼快就愛上這裡,」一名美國學生說,聽完翻譯人員的轉譯,他喜歡王功不是因爲風景,是「因爲人」。王功志工認爲,外國學生短短數小時能有這種感覺,代表課程整合在地資源,展現漁村的日常及多元面貌和生命力。
臺灣基督教生命之道協會20名學生在王功蚵藝文化的故事館外面合影。圖/王功蚵藝文化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