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最新報告顯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快速增長

國際能源署(IEA)近日發佈的年度《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突破1700萬輛,市場份額首次突破20%。今年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同比激增35%,主要市場銷量均刷新歷史紀錄。儘管全球經濟前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隨着電動汽車價格在全球更多市場更趨親民,今年電動汽車全球銷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長,電動汽車的全球汽車市場佔有率有望在2030年前突破40%。

2024年電動汽車佔全球汽車總銷量近半數,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領跑增長。中國市場保持領先地位,2024年中國銷售超1100萬輛電動汽車,相當於2022年全球總銷量。亞非拉新興市場成爲增長新引擎,2024年電動汽車銷量接近60萬輛,暴增60%。東南亞市場電動汽車銷量增長近50%,市場佔有率達9%,泰國和越南市場表現最爲突出。拉美最大汽車市場巴西的電動汽車銷量翻番,達到12.5萬輛,市場佔有率突破6%。雖然整體市場佔有率仍不足1%,但非洲市場電動汽車銷量也實現了倍增,增長主要來自埃及和摩洛哥。與新興市場的蓬勃發展相比,歐洲市場因德國、瑞典等多個國家取消電動汽車補貼政策而出現增長停滯,部分國家銷量下滑,但電動汽車市場份額仍維持在20%左右;美國市場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約10%,佔汽車總銷量的十分之一以上。

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突破2000萬輛。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今年全球每售出4輛汽車中就有1輛是電動汽車”。其中,中國預計今年電動汽車市場佔有率將達60%;歐盟和英國將執行更加嚴苛的碳排放標準,將使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佔有率增至25%;美國對電動汽車的政策雖然存在不確定性,但全年銷量預計能夠保持10%的增長,市場佔有率達到11%;其他新興經濟體銷量預計將超過100萬輛,增幅達到50%。

報告預計,2030年前電動汽車全球市場佔有率將超過40%,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佔有率甚至可能達到80%,歐洲接近60%,美國約20%,東南亞25%的新車將是電動汽車,兩輪/三輪電動車將達三分之一。屆時,全球電動汽車每日可減少500萬桶石油消耗,中國貢獻其中50%的節油量。

報告指出,電動汽車銷量連創新高將對國際汽車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當前,關稅壁壘、經濟下行與油價下跌等因素都可能衝擊全球汽車市場,但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仍具有優勢。比如,即便油價跌至40美元/桶,歐洲家庭的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仍比燃油車低約50%。

2024年,全球純電動汽車平均價格下降,但價格差異分化顯著。在中國,無需補貼的情況下,2024年售出的電動汽車中有三分之二的售價已低於同級別燃油車,中國的電動汽車出口降低了新興市場國家的電動汽車平均價格。但在德國,純電動汽車平均價格仍比同級別燃油車價格高出20%,美國市場價差更是高達30%。同時,充電網絡建設滯後嚴重製約電動汽車發展。報告指出,美國、英國公共充電樁建設跟不上電動汽車增速,歐洲只有75%的高速公路每50公里設置快充站,而美國更是不足半數。到2030年,全球輕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容量需擴容9倍,相應基礎設施建設也有待完善。

針對電動卡車領域,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電動卡車銷量增長約80%,佔卡車總銷量近2%。中國市場銷量佔全球銷量的80%。中國部分重型電動卡車全生命週期成本已低於柴油車,歐美重型電動卡車預計2030年實現與柴油車平價。全球電動卡車型號從2020年不足70款增至超400款,這主要得益於部分重型電動卡車相較柴油車型已具備成本競爭力,特別是長途運輸成本優勢明顯,運營可行性顯著提升。(經濟日報記者 王寶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