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中歐貿易戰延燒 陸對歐盟乳製品反補貼調查延長6個月

中國和歐盟之間在2023年爆發貿易緊張關係,歐盟執委會開始對中國的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質疑中國的電動車爲接受國家補助的產品。

中國隨後開始對歐盟的白蘭地、豬肉和乳製品展開調查。此被視爲是對歐洲調查電動車的反制行動。

中國商務部表示,關於乳製品的反補貼調查時間,已經延長至2026年2月21日,主要原因是該案案情複雜,涉及一些歐盟乳酪、牛奶和奶油產品。

中國也是歐洲豬肉的主要買家。中國政府在6月終止了針對歐洲豬肉的反傾銷調查。但北京在7月宣佈,對歐盟白蘭地生產商徵收反傾銷稅,不過只要白蘭地生產商的售價能超過一定的最低價格,中國就可以免徵這些關稅。

歐洲乳業協會秘書長Alexander Anton說,有鑑於中國官員已經安排在9月進行更多技術性拜訪,已持續一年的調查被延長,也是意料之中。

Anton說,考慮到白蘭地是由少數大公司主導的產業,歐洲的乳製品產業結構不同,預期不會達到類似白蘭地的和解。

法國乳製品產業協會(FNIL)執行長Francois-Xavier Huard表示,法國車廠希望電動車能夠獲得政治性的解決,以避免高關稅。這可能影響到法國每年對中國出口的約6.5億歐元(約7.59億美元)的乳製品。

歐盟執委會在今年4月表示,歐中雙方已同意設定中國電動車的最低售價,而不是像去年那樣施加關稅。

但雙方至今仍未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