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萬一中國攻臺…外資老實說
投資人擔心如果中國試圖佔領其主張「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麼戰爭就可能爆發,並可能使臺灣這個擁有自己的貨幣與國家認同的市場不復存在。另一個唯一的選項,就是兩岸和平共處與維持現狀。對投資人而言,他們能做的選擇是完全避開臺灣,或繼續投資臺灣並儘量往好處想。
全球套利基金Aravali Asset Management投資長Mukesh Dave表示,根本無法就中國入侵臺灣的風險進行避險安排,你將無法結算任何交易,新臺幣可能完全消失。你要不就像往常一樣,要不就是乾脆避開。
對於臺灣,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奉行着「戰略模糊」政策,但美國前總統拜登在其任期內曾不只一次明確表示,如果中國發動攻擊,美國將出兵保衛臺灣。
然而,川普重返白宮後的所言所行使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以及他漠視俄羅斯佔領烏克蘭大片領土,都讓人懷疑一旦臺海爆發衝突,美國是否會願意爲臺灣動用武力。
自2024年底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以來,高盛從提及緊張局勢的新聞數量來衡量該地緣政治風險程度的「臺海風險指數」(Cross-Strait Risk Index)一直在升高。
Balfour Capital Group投資長Steve Lawrence在談到中國入侵臺灣時表示,投資決策陷入兩難,要不就繼續持有並吸收極端波動,要不就是迅速退出以保住資本。
談到臺灣,就不能不提到半導體產業「皇冠上的明珠」—臺積電。Aravali投資長Dave表示表示,臺積電如此重要,以至於投資人預期美國將捍衛臺灣,而且是堅決保衛臺灣。這是投資人的希望。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對於對臺海戰爭真的爆發進行避險佈局表示不以爲然,他認爲外國投資人誤判兩岸戰爭的風險程度,並稱「現在關鍵問題在於關稅」。
年金基金顧問公司Mercer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Rich Nuzum表示,他的客戶在考慮臺海風險後認爲最好的選擇是分散投資,「我認爲會有越來越多的危機壓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