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級地標巡禮 普立茲克大師之作在臺中
【撰文|張名榕、圖片提供|臺中市政府、shutterstock】
普立茲克獎是建築界最高榮譽,臺中有許多建築是由普立茲克得獎者一手打造,用建築師擅於發展美的天賦,爲在地留下經典傳世之作,跟着漾臺中腳步尋訪大師作品,一同品味其精心構築的空間美學。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貝聿銘(1983年獲獎)
建於1963年的路思義教堂,是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在亞洲的首座作品,也是臺灣國定古蹟,鋪滿黃色琉璃瓦的教堂,在藍天綠地襯托下展現優雅風采,4片曲面構成屋頂與外牆結構,教堂內部見不到傳統樑柱,工法難度極高。熱愛光影美學的貝聿銘,還特意讓自然光從天窗流淌而下,呈現莊嚴略帶神秘的氛圍。
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 安藤忠雄(1995年獲獎)
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於2013年竣工,是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首座校園美術館,也是處處看得見三角元素的當代建築,設計爲正三角形的3個樓層錯落堆疊,內部空間也以V字型鋼架切割出三角窗景,遊客穿梭在其中,深刻感受幾何的純粹趣味,清水混凝土打造的俐落空間,使得現代美術館流露沉穩靜謐的氣息,與其展示的藝術品相得益彰。
臺中國家歌劇院 伊東豊雄(2013年獲獎)
2015年落成的國家歌劇院由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打造,以「美聲涵洞」爲概念,大量應用曲牆、孔洞、管狀等獨特設計,立面則有宛如酒壺般的流線外觀,造型特異中帶有柔美,高難度「曲牆」工法更取得世界專利,一度被譽爲全球最難蓋的建築,完工後的歌劇院結合周邊水池、綠地,成爲市民喜愛的休憩場域。
臺中綠美圖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2010年獲獎)
預計於2025年啓用的綠美圖,由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西澤立衛攜手打造,是全臺首座結合圖書館、美術館共構功能的場館,8棟純白建物巧妙運用玻璃外牆,營造兼具通透感與流動感的場域,部分建物1樓爲無牆設計的半開放戶外廣場,民衆能自由穿梭於建築與綠地之間,親身體驗綠美圖「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的空間魅力。
《漾臺中》2024年4月號NO.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