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美國應認真傾聽中國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出的鏗鏘之聲
章思遠
近日,在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中國專場”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針對中美關係的表態再次成爲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王毅外長的鏗鏘之聲振聾發聵:“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發出了中華民族面對霸權圍堵的從容宣言。王毅外長以深刻而堅定的表述,向世界傳遞出中國對中美關係的明確立場與戰略意圖,展現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自信從容。
中國必將堅決回擊美國的遏制打壓,奉陪到底。
美國近年來對中國的肆意遏制打壓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從加徵關稅到科技領域的無端制裁,從涉臺問題上的玩火挑釁到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美國的種種行徑嚴重阻礙了中美關係正常發展。近期,美國國務院刪除了其網站上“美臺關係事實清單”中“不支持臺獨”的表述,這是美方在涉臺問題上立場嚴重倒退,是頑固堅持“以臺製華”錯誤政策的又一例證。美方這種做法難道是蓄意挑起中美衝突嗎?
中國從未畏懼任何挑戰,也從未在任何壓力面前退縮。中國對美政策始終保持穩定性和連貫性,願意與美國在平等相待、對等互惠的基礎上開展對話與合作。正如王毅外長所強調的,中國對美政策的核心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原則,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然而,中國絕不會在原則問題上讓步。美國若一意孤行,執意打壓中國、遏制中國,王毅外長的態度很明確,中國必將奉陪到底!這一表態擲地有聲,展現了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中國人從來不信邪、不怕鬼,這種氣度與品格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無論世界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都將保持戰略定力,以自信與從容迎接挑戰。
中國發展的腳步擋不住,中國有笑看風雲的自信與底氣。
正如王毅外長引用的中國古話,“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中國的發展成就,是對外界遏制打壓的最好迴應。當某些政客還在念叨“對華脫鉤”的咒語時,中國發展已在新春綻放勃勃生機。電影《哪吒2》票房突破百億,成爲全球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讓世界看到了東方美學的磅礴生命力,彰顯了中國的文化自信。與此同時,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突破也令世界矚目。新型戰機試飛,DeepSeek大模型橫空出世,人形機器人春晚熱舞,標誌着中國在科技領域邁入世界前沿,展現了中國變革創新的科技實力。春節期間,國內旅遊和消費市場的繁榮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中國服務貿易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再次證明了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這些發展成就的背後,是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是中國政府在黨的領導下的科學決策與有效治理。事實證明,美國試圖通過遏制打壓阻礙中國的發展,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只會適得其反。中國的發展不會因外界的干擾而停滯,反而會在壓力中不斷突破,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中美關係要回歸正道,而不是搞旁門左道。
王毅外長強調,中方已經準備好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同美方構建穩定、健康、可持續的雙邊關係,找到兩個大國在這個星球上的正確相處之道,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美國對華加徵關稅、操弄“以臺製華”,這些錯誤行徑不僅無助於美國實現再次偉大,反而嚴重破壞中美關係的健康穩定,也背離了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在全球化時代,中美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然而,合作的基礎是相互尊重,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霸凌與壓迫。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需要雙方相向而行,回到中美元首共識上來。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是破解“修昔底德陷阱”的東方智慧,是中美關係的正道。
站在2025年的歷史座標上眺望,太平洋足夠寬廣,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揚帆並進。希望美國能夠認真傾聽中國發出的聲音,與中國共同推動中美關係走向合作共贏的未來。
(作者是國際問題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