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臺積電法說在即 淨利估增近六成

主要客戶包括蘋果以及NVIDIA的臺積電,根據LSEG(倫敦證交所集團)SmartEstimate的預測,在計算到三月31日的三個月內,淨利可望達到3,546億新臺幣。相較之下,2024年第一季的淨利爲2,255億新臺幣。

已投入好幾十億美元在海外各地建廠的臺積電表示,自己大部分的製造業務還是留在臺灣。上個月,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跟川普共同宣佈一項10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案,另外,也承諾要投資65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的三家晶圓廠上。

川普一方面讚揚臺灣的晶片產業,一方面又威脅說要對臺灣晶片課徵關稅。上週川普曾說,已告知臺積電,如果臺積電不在美國蓋晶圓廠的話,就必須得繳納最多高達100%的稅金。

目前,川普政府正在調查晶片以及藥物的進口事宜,可能打算對這兩種產品徵收關稅,所持的理由是,若過度依賴外國的半導體與藥品,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臺積電上週公佈使用新臺幣計價的上季營收大增,且高於市場預期,臺灣時間17日下午兩點的國際法說會中,應該會以美元來計算最新財報。同時,臺積電也將修正本季以及全年展望,包括可能增產所需的營運資金等。

臺積電在上次一月的法說會時表示,預估2025年資本支出將達380億至420億美元之間,較2024年同期大幅成長41%。不過,在臺灣被稱爲護國神山(sacred mountain protecting the country)的臺積電,股價今年到目前爲止,已大跌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