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缺水->缺銅 十年後逾3成晶片生產恐消失

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國,目前正苦於缺水導致銅生產放緩。普華永道表示,到2035年,爲晶片產業提供銅材的17個國家中,大多數都將面臨乾旱風險。

上一次全球晶片短缺是因爲新冠疫情的居家上班模式引爆晶片需求,同時又導致許多工廠因封城而停工。晶片短缺使汽車產業陷入癱瘓,也導致其他依賴晶片的產業生產停擺。

在報告中,普華永道項目負責人Glenn Burm援引美國商務部的數據指出,疫情期間的全球晶片短缺導致美國GDP成長率下滑整整一個百分點,而德國GDP成長率下降2.4%。

報告指出,除了智利之外,中國、澳洲、秘魯、巴西、美國、剛果、墨西哥、尚比亞和蒙古的銅礦商也將受到影響,在全面缺銅的情況下,全球所有生產晶片的地方將無一倖免。

普華永道表示,如果材料方面的創新無法跟上氣候變遷,以及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國家沒有開發出更穩當的水源供應,那麼晶片生產受創的風險只會隨着時間升高。

普華永道估計目前智利約25%的銅產量面臨中斷風險,這個比例在10年內將擴大到75%,而到2050年將達到介於90%~100%。該顧問公司更警告,到2050年,無論世界各國多快減少碳排放,各國約一半的銅供應都將面臨中斷風險,屆時約42%~58%的晶片生產將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