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軍火生意 韓寄予厚望

韓國軍火商認爲,不管俄烏雙方未來是達成停火還是和平協議,歐洲整體的軍備規模只會增不會減,韓國不提供武烏克蘭或俄羅斯,正在密切關注局勢,因爲全球安全局勢正在改變,要敏銳抓住新的機遇。

軍武專家指出,未來將會着重於無人作戰以及自動化戰場。近幾年來,韓國在全球軍武市場的產品比重,有加大的趨勢。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統計,韓國在2020至2024年期間,武器出口在全球排名第十。

目前第一武器出口國是美國,佔全世界比重的43%。韓國現任總統李在明在競選時曾經答應,要把國防產業提升爲主要的出口項目之一,倘若真的當選,將在任期內讓韓國躋身爲全球四大軍武強國內。

韓聯社報導,八月初,韓國已跟波蘭簽署了一紙價值65億美元的合約,韓企現代樂鐵(Hyundai Rotem)將出口第二批K2坦克給波蘭軍方。同時,這是韓國軍工業者迄今拿到的最大一筆訂單。

韓國國防工業協會(KDIA)認爲,即使烏克蘭衝突平息,歐洲還是會有不安全感。因爲俄羅斯不僅對烏克蘭造成威脅,且對整個波羅的海區域也是一種壓力,韓國的武器系統,可以滿足各國的需求,相信韓國的軍工產業還會成長。

韓媒計算,在2025上半年,韓國五大國防公司,包括韓華航太、LIG Nex1、韓國航太工業、韓華系統,以及現代樂鐵的營業利益,年增率161%,達2.34兆韓元,約16.9億美元,已是2024全年獲利的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