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豐田、本田Q2獲利堪慮 估大減3成以上

LSEG(倫敦證交所集團)調查,外界預估全球銷售量最多的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七日將公佈的上季營業利益恐怕會年減31%,只有9,020億日圓,約61.4億美元,可能重寫兩年多以來最差的季報成績。

同時。日本第二大的車商本田汽車,預訂六日發佈的上季營利恐將減少36%,只剩下3117億日圓,代表獲利可能連兩季下滑。之前,本田汽車已預告過,全年獲利預估應會大減59%。

在七月美國跟日本達成雙邊貿易協議後,豐田與本田都面臨着出口到美國的日本汽車,要被課徵15%的對等關稅。更早的時候,美國政府對日本汽車徵收的關稅爲27.5%。

至於它牌日本汽車製造商和供應業者也有獲利下滑的問題,去年同期,沒有川普的新關稅政策,日圓的匯價也比現在還要更弱。里昂證券認爲,對豐田來說,第一季比較不好過,但未來應可好轉,因爲關稅有比較低一點。

至於本田,近年來因爲其它地區的銷售量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就愈來愈深。除了美國以外,豐田與本田在加拿大以及墨西哥都有車廠,新車造好後再運到美國去賣。

本田的美國業務比重,約佔2025上半年總銷售量的40%。另外,因中國大陸、亞洲和歐洲的業績都出現雙位數下滑,豐田全球銷售量在上半年也減少5%。

拜油電混合動力車強勁的需求所賜,豐田全球銷售量上半年成長6%,油電混合動力車的利潤,通常比傳統汽油車要來得高,Camry以及Sienna的混合動力車款,在美國依然熱銷。

近幾個月以來,豐田在中國大陸的表現可圈可點,2025年前六個月,汽車銷售量較2024年同期成長7%。本田5月曾說,因需求趨緩,正縮小對電動車的投資,會先專注在混合動力車上。日前,由於電動車需求變少,本田延後在加拿大建造電動車生產基地的計劃。

里昂證券指出,這兩家日本汽車製造大廠一直在使用移轉訂價(transfer pricing)策略,希望能降低因進口關稅所產生的價格負擔。 今年迄今,豐田股價跌11%左右,本田則小跌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