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電力、場地都吃鱉 歐洲推不動資料中心
大陸AI新創DeepSeek在上週推出更節省成本的AI模型,震驚市場。但是這仍不能緩解歐洲的資料中心問題,包括電網吃緊,以及新中心缺乏合適場地。
目前美國科技巨頭,例如谷歌、亞馬遜都計劃推動「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歐洲企業也需要更多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空間。
顧問公司CBRE的資料中心研究主管Kevin Restivo在募資平臺Kickstart Europe的會議上表示,供應商無法快速建造來滿足需求。
目前歐洲大型資料中心的傳統樞紐地:法蘭克福、倫敦、阿姆斯特丹、巴黎和都柏林,空間短缺的問題最爲嚴重,原因是電網的限制,抑制了容量的成長。
這也導致了歐洲二線城市的蓬勃發展,米蘭、華沙和柏林正以最快的速度擴張;但企業正逐漸將目光投向城市之外地區。
CBRE估計,今年資料中心上線的容量(以資料中心業務所需電力來衡量)將爲9.1吉瓦(GW)左右,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將佔到總容量的3分之1以上。
CBRE預估,在資料中心內建造「主機託管」空間(租給大企業使用的空間)的平均價格爲每百萬瓦1200萬歐元(約1250萬美元)。
這意指着,歐洲產業今年擴增1000億歐元,相比之下遠不如美國的投資,特別僅是甲骨文、微軟、OpenAI的Stargate計劃,在未來4年就將投資5000億美元。
荷蘭資料中心協會總經理Stijn Grove表示,隨着美國和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地位不斷加強,歐洲有可能陷入技術上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