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會主席改選 七人爭奪大位 吳經國分析三梯次兩人領先
國際奧會主席改選,前國際奧會委員吳經國分析認爲,現任世界田徑總會主席科伊和IOC副主席小薩瑪蘭奇當選機會最高。(美聯社)
國際奧會(IOC)將在第144次年會選舉產生第10任主席,此次有7人投入參選,前國際奧會執委、前國際拳擊總會主席吳經國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分析表示,現任世界田徑總會主席科伊與IOC副主席小薩瑪蘭奇兩人處在領先羣,比較有機會坐上大位。
吳經國指出,目前7位參選人可分爲三個梯次,位於第一梯次的是現年科伊和小薩瑪蘭奇。第二梯次的是考文垂,她獲得現任IOC主席巴赫的支持,但她的年齡與資歷都太淺了;法國奧會主席、國際自由車聯盟主席拉帕爾蒂安。
具瑞典及英國雙國籍的艾里亞希;來自日本的渡邊守成;集皇室背景、軍事經驗與體育行政於一身的約旦奧會主席費瑟親王,三人位列第三梯次,當選機會不高。
吳經國強調,科伊的優勢在於他是2012年倫敦奧運的籌備會主席,1980年與1084年田徑1500公尺金牌,而且他還是英國上議院議員,更是封過爵的爵士,加上地緣政治考量,過去9屆IOC主席除了美國布倫戴奇(1952-1972),其餘8位主席都出身於歐洲,各方面都佔據優勢。
小薩瑪蘭奇的父親薩瑪蘭奇曾在1980-2001年執掌國際奧會主席大位,他獲得父親時代的好友與南美洲委員的支持,但仍有部分歐美民主國家委員的想法中不想看到所謂的世襲制,因此科伊的機會蠻大的。
本屆主席選舉,最被媒體質疑的是國際奧會對於候選人的「年齡和任期限制」,根據《奧林匹克憲章》規定,IOC委員年滿70歲的年底將自動失去委員資格,對此,國際奧會倫理委員會主席潘基文曾聲明,任何委員年滿70歲或失去原當選時的職務(如國家奧委會或國際單項總會主席),都將立即喪失資格,國際奧會主席亦不例外。
吳經國表示,目前7位候選人只有3人能當選且連任一次做滿12年,其餘4人都在做完第一任8年就超過70歲,屆時想要連任勢必會受到考驗。
專家認爲候選人們必須針對運動在全球人權危機、多元性別平權爭議、地緣政治衝突、極右派團體與政黨的崛起、科技創新應用、及永續賽會的挑戰等社會議題中扮演角色,提出自身明確的觀點及領導方向。想要打安全牌或是模棱兩可立場的候選人都無法從這場激烈競逐中脫穎而出。
至於國人關心的議題,吳經國說,科伊不支持變性人運動員,這個立場和美國總統川普一致,目前看來他當選新任IOC主席的機會相當濃厚,他上任後肯定會在這個議題上有所着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