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體檢之四/要當喬王欠火候!藍綠鷹派當道 韓國瑜協商千萬難

▲立法院長韓國瑜。(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鄭佩玟、杜冠霖/臺北報導

朝野對峙氛圍與日俱增,在藍白合作的強勢壓力下,無論是數人頭還是投票表決,綠營全盤皆輸,而在野黨針對多項法案的處理,從委員會初審到院會討論,也習慣透過提案停止表決,封殺不同意見,以最快速度完成三讀程序,甚至封門討論遭致社會批判。朝野衝突加劇,綠營期待韓國瑜走王金平「喬王路線」,府院黨多次遞出橄欖枝,藍營則盼韓國瑜協助強勢輾壓,一吐8年怨氣,韓國瑜雖希望藍綠和氣打開新局,但兩黨總召都不買單,多年後重返立院,韓國瑜應對進退,舉步維艱。

民進黨控訴藍白鴨霸,而韓國瑜身爲立法院長的角色也備受外界質疑,回顧兩個會期朝野協商過程,諸多法案不是另定期處理,就是保留送院會表決,動輒五、六小時起跳的協商遭批欠缺效率。依照「立法院組織法」第3條規定,立法院長本於中立原則行使職權,維持立法院秩序、處理議事,立法院長主要功能爲扮演議事中立角色主持會議並調解政黨紛爭。韓國瑜面臨國會三黨不過半生態,藍營人士形容,韓國瑜恐是國會史上任務最艱鉅的院長。

朝野協商冗長又針鋒相對 各黨團砲聲隆隆

回顧立法院歷任院長如何面對國會亂局,王金平時期,多會讓國民黨、民進黨坐上談判桌,儘可能讓國民黨過關法案拿到「裡子」,同時也會給予在野黨、小黨透過杯葛發揮贏得「面子」;到了蘇嘉全、游錫堃時代,由於民進黨一黨獨大,國會議長多配合執政黨過關法案,雖給予小黨發言空間,但更多隻是走過形式。

到了現在韓國瑜時代,由於國會三黨不過半,且立法院朝野協商採完全透明制度,韓國瑜遇到朝野對撞,幾乎已無私下「喬」的空間。韓國瑜曾在朝野協商時稱,希望各黨團都可以尊重朝野協商機制,這是現在政黨唯一可以溝通的平臺;不過朝野立委仍未聽進耳裡,照樣冗長髮言與爭鋒相對,朝野協商變「朝野不協商」。各黨團隆隆砲火也燒到韓身上,黨團協商時不只綠黨團總召柯建銘不埋單,連「自家人」傅崐萁也酸道,如果韓再這麼放軟,國會永無寧日。

藍委指出,現在民進黨團希望韓國瑜走回王金平的「喬王路線」,私下協商、喬法案,但國民黨團幹部卻希望韓國瑜走蘇嘉全、游錫堃在任時的「輾壓路線」,過去民進黨仗着國會多數輾壓國民黨長達8年,藍白贏回多數當然要理直氣壯按照議事規則闖關法案,卻也讓韓國瑜卡在藍綠白之間,經常裡外不是人、左右爲難。

綠營黨團人士則認爲,韓國瑜確實對於法案跟預算的火候、瞭解都還不夠,韓的協商比較像走形式,藍綠白都講完一輪,不夠再講第二輪,最後直接表決,人數多的贏,缺少協商的意義,跟直接跳到表決階段結論並無差別,且藍營法案品質差,修法條文前後扞格、錯漏字所在多有,強硬過關毫不留情,「丟槍給你豈有不撿的道理」。

綠委認韓把院長做小了 藍委嗆綠根本不想協商

該人士回憶,王金平時代,不管席次誰多誰少,王會先確定雙方的底線,並取得中間的平衡點,例如藍營若要一個90%的方案、綠營要80%,王金平可能就會提出75%,再根據雙方意見做出調整,提出一個雙方不見得滿意但可以接受的方案,且王金平對預算數字、法條文字非常熟稔,字字斟酌,不管藍或綠,若真的砍過火了,王金平也會直接點出「這樣子做不行」、「會對國家造成衝擊」,踩穩底線並提出可行方式,「這纔是真的協商」。

歷經國會改革、財劃法、選罷法、憲訴法修法,到行政院有可能針對總預算案提覆議,朝野關係幾乎已要走到火車對撞。藍營人士認爲,政院對於三讀法案不是覆議,就是釋憲,加上總統賴清德個性剛強,綠委只能貫徹賴的意志向前衝,柯建銘根本沒有真的想要協商,要韓國瑜扮演如王金平般公道伯的角色,簡直是強人所難。

不只藍營認爲綠營「貫徹賴意志」鷹派當道,綠營何嘗不認爲藍委是受傅崐萁之命「戴着鋼盔往前衝」?綠委許智傑就指出,韓國瑜現在有兩個困境,第一是無法抵制傅崐萁的鴨霸,二是傅背後似乎有中共要搞亂臺灣的力量,是否淪爲過場?要看韓國瑜願不願意以臺灣爲本位,拒絕傅崐萁的一意孤行,拒絕不合理的法案和刪凍預算,迴歸立法院的正常議事運作,請韓國瑜院長三思再三思。

邱議瑩也直言,如果院長只是主持院會,那韓院長真的是把院長這個職務做小了。邱議瑩提到,過去大家常常會把王金平拿來跟韓院長比較,王院長是最有能力調和,每次預算或是到最後一天法案大清倉時,那是多繁雜的工作,可是王院長很有耐性地坐到最後,一條條、一個案一個案的協商,甚至有些王院長認爲沒道理的案子,都會跟藍綠提案人溝通,大家當時會就事論事。

最後,邱議瑩強調,現在立院協商都有公開轉播,卻完全不是以前這樣,看起來韓院長也沒辦法控制情緒,院長應該更清楚自己的角色扮演。

韓想爲藍綠搭橋 期盼化解國會僵局

朝野氣氛僵局,即便被質疑過水,府院黨仍多次向韓國瑜遞出橄欖枝、韓也欣然赴會,立院人士認爲,韓國瑜日前點頭出席五院的院際協商,甚至是更早之前行政立法兩院的點水樓和解飯,都顯示韓是願意居中穿梭牽線,替藍綠搭橋樑,塑造國會新風格的院長角色,所以就算朝野對立箭拔弩張,但韓在召集協商時,都儘可能讓朝野黨團幹部暢所欲言,時不時還會爆出一兩句金句來緩和朝野緊張氣氛,就是期盼藍綠都在此新風格下尋找出路,以化解國會僵局。

事實上也有綠營黨政人士爲韓國瑜緩頰,他表示,韓國瑜在幾次會談中,都有釋出善意,先不論方法是否可行,至少有想辦法提出一些解決之道,雖然有一些作法仍待商榷,但韓有時候議事上不是沒有幫忙,「只是能做的真的有限」,踩不住國民黨內鷹派的煞車,確實爲難。